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00后学子触摸“大国重器”心跳,探寻焊花里的青春答案
2025-11-21 18:06:00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

  当课本上“能运载零下163℃液态天然气”的殷瓦钢(不膨胀钢)真实地触碰到指尖时,那种震撼足以改变一个年轻人对“专业”二字的全部想象。10月30日,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分院教师吴瑾与2023级船舶工程专业学生米文林,就经历了这样一场“梦想照进现实”的特殊旅程。

  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我们见到了此行的榜样人物——秦毅先生。这位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诸多国家级荣誉,并摘得中华技能大奖的行业翘楚,正用他的人生轨迹,为“工匠”二字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走进沪东中华焊接培训中心,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专注的味道。秦毅先生亲自带领师生走进焊接实训现场,感受技艺的魅力。从基本动作与要领,到0.7毫米薄如纸片的殷瓦列板搭接焊手工焊练习,再到LNG船大舱围护系统建造的工艺难点,逐一讲解。

  培训的过程中面对每一名学员的杰作,秦先生都会先进行外观质量检查,通过后才进行下一步焊缝切断、打磨、抛光、腐蚀等工艺步序,随后放在专用的电子显微镜上进行内部断面金相检验,直观地用数据确认着内部熔深、熔宽等关键尺寸指标,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条焊缝都是船舶的生命线,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这句话,瞬间让米文林明白了“大国重器”背后那令人敬畏的严谨。作为在高难度材料焊接领域取得开创性成就的殷瓦焊接G证第一人,秦毅先生的每一个动作都诠释着何为专业与极致。

  “以前只在课本上看到的‘殷瓦钢’,今天摸到了、焊到了,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极致匠心。”米文林同学在亲手操作后,震撼不已。那一刻,冰冷的钢板仿佛有了温度,那是梦想与责任的热度。

  “三个月考出殷瓦G证只是起点,”秦先生指着实训区13张证书展板,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他回忆起20年前从车间挑选第一批焊接学员的场景,那支16人的队伍,如今已壮大至上千人,打响与保障了沪东中华在LNG船国际市场的质量名片,支撑起每条LNG船150多公里的殷瓦焊缝建造任务,守护着LNG船最后封舱时第一次密性检验(氦气试验)0漏点的记录。LNG船之所以被称为造船皇冠上的明珠,最难的就是货舱围护系统,最关键的就是殷瓦焊接,每个人的细小工作,都关系着这艘船在长途海运中的安全、极致、可靠,关系着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

  “技能之路没有捷径,只有焊条堆出来的真功夫。”秦毅先生的这句告诫,是对所有渴望在技能领域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最真诚的指引。这位被授予中船集团首席技师、特级焊接技师等公司内部最高技术职称的领路人,用自己的经历证明,荣誉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磨练。

  活动的最后,秦毅先生欣然为米文林同学写下寄语:“焊花点亮青春,技能成就梦想。” 他鼓励在场的年轻人:“船舶工业是强国之基,LNG船、航母、邮轮,每一型都等着你们来接班。把个人梦想焊进强国伟业,未来的‘大国工匠’就是你们!”

  这不仅是一次访企研学,更是一次梦想的交接。它告诉我们,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大国工匠”,其起点或许就是一次专注的练习,一次对完美的苛求。对于每一位青年学子而言,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倾注心血的“焊条”,并为之不懈奋斗,就是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最滚烫的方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