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凝心聚力启新程,精准谋划促发展—— 晋州一中召开 2025 年秋季开学中层领导及学科组长研讨会
2025-08-30 21:27:00
晋州一中
作者:

  金秋时节,暑气渐消,新学期的号角已然吹响。为统筹部署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明确发展重点,凝聚团队合力,2025年8月28日下午,晋州一中召开2025年秋季开学中层领导及学科组长研讨会。学校全体领导、各学科组长齐聚一堂,共话教育发展,共商教学良策。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建锁主持。

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建锁主持会议

  会议以各年级教学与管理工作为核心议题,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与成长需求,并参照25年秋季学期工作计划展开研讨,为各年级量身定制发展路径,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高三年级:锚定高考目标,精研备考策略

  作为高考冲刺的关键年级,高三教学工作围绕“把握方向,精准施策”展开。关注高考新特点,夯实基础、强化思维训练,推行“智者六问”解题法与“五代替”原则,制定教学周计划,分层施教,每月模拟考并认真进行考后分析,构建知识框架。同时利用云班双师优势,解决学生存在问题,保障备考高效推进。

张文庆主任——张弓蓄力 赓续辉煌

刘月敏主任——凝心聚力迎开学 精心部署启新篇

  高二年级:立足承上启下,夯实学业根基

  以“稳过渡,防分化,促提升”为指导思想,围绕“稳定、发展、突破”展开工作。建立流动机制,学生管理上强化常规、关注心理健康、深化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中抓过程管理、精准学业帮扶、加强备课组建设,推进家校共育,深化云班管理。

刘怀宗主任——聚力同心启新程 行稳致远向未来

齐焕忠主任——凝心聚力 再谋新篇

  高一年级:聚焦入学适应,筑牢成长基石

  高一围绕新生适应高中、养成习惯、夯实基础展开工作。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班级管理与考试指导。教师管理方面,培养新入职及实习教师,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召开教师与班主任例会;此外,构建家校共育体系,通过家长群、家长会、家访等加强沟通,助力学生完成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转变,缓解入学焦虑,为高中阶段奠定基础。

孟壮主任——承前启后传薪火 继往开来谱新篇

刘朝锋主任——严训入学明规范 精教细育奠根基

  双处绘蓝图,组长推实效

  新学期教科研工作将以“服务教学、引领创新”为目标,围绕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题研究三大核心展开,通过组织教研沙龙、课题申报指导、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魏建威主任——聚团队智慧优教法 凝教研力量育英才

  教育工作将聚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构建“德育+安全+心理+文化”的全方位教育体系:通过主题班会、校园文化节、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德育引领;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完善心理健康辅导机制,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曹晓钗主任——立德铸魂开新局 树人育人启华章

  随后,各学科大组长依次汇报本学科教研计划。理科学科组侧重实验教学与探究能力培养,文科学科组注重学科素养与社会实践结合。各学科计划既贴合学科特点,又与学校整体教学目标紧密衔接,为新学期学科教学提质奠定基础。

语文教研组大组长 刘慧清

数学教研组大组长 周相林

英语教研组大组长 刘艳桥

物理教研组大组长 李雪全

生物教研组大组长 王越强

历史教研组大组长 马月肖

地理教研组大组长 张建霞

  书记擘画指航向,众志笃行启新篇

  会议最后,党委书记曹志威发表总结讲话,从工作衔接、安全保障、家校协作、教研创新四方面提出要求。他强调,新学期伊始,全体教职工要帮助学生“平稳收心、安稳过渡”,快速适应校园学习生活;“安全提醒,警钟长鸣”,始终将学生安全放在首位,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物品准备,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教学物资、设施设备的筹备与检查,保障教学有序开展;“温馨提示,家校合作”,通过多渠道加强家校沟通,凝聚育人合力。

党委书记曹志威总结发言

  在教研工作上,曹书记明确要求建立适合学校实际的“三情教学模板”,即结合学情、教情、考情制定教学方案;积极运用智能教学、AI辅助等现代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学科大组长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年度教研计划与小组长深度融合,确保计划落地见效,以高质量教研推动教学质量再提升。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晋州一中新学期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全体与会人员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以务实的作风、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