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闭幕,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站在国家“十五五”规划的新起点,低空经济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以其深厚的产教融合实践,在这片新空域中,试飞出了一条从田间地头飞向广阔天空的特色职教之路。
10月22日,哈尔滨初冬的暖阳下,黑龙江省北大荒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训基地里,无人机飞手苏云昊、朱春雨正操控着一架大疆T100进行训练。这次看似寻常的训练背后,链接的正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低空经济”。

黑龙江省北大荒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飞手苏云昊(右一)、朱春雨(左一)正在进行训练。(图片由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提供)
北大荒通航有120多架农林专用飞机,是农业航空植保的“国家队”,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林专业航空公司。而正是这家以“有人大飞机”为核心资源的公司,近年来开始转型,拓展低空无人机作业。苏云昊和朱春雨,这两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亲身经历了这一转变,并一步步成长为无人机驾驶员与教练员,年人均飞行超500小时,作业面积达12万亩。如今,在北大荒的生产一线,有近500名像他们一样的飞手,从这所职业学院走出,用智慧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无人机陈列室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教师团队在闫家岗农场
从牵头成立全国性产教融合共同体,到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仿真实训基地;从紧急驰援阿城灭虫害,到培养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超阳,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正以扎实的职教实践,为龙江乃至全国的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1 搭建平台:集聚低空经济融合优势
随着国家低空经济战略的深入推进,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敏锐捕捉产业发展机遇,率先迈出产教融合步伐。2025年7月,由学校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全国低空经济无人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哈尔滨正式成立。这一平台迅速吸引全国近200家单位加入,覆盖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相关成果获国家工信部官网转载,成为全国低空经济产教协同的“龙江样板”。
作为理事长单位,学校积极发挥桥梁作用。2025年10月,由副校长刘再霄、郭贯成带队,联合另两所高校组成专家团队,深入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分公司,围绕无人机植保瓶颈、智能农机需求等议题开展实地调研,为后续合作精准奠基。
“我们要让产教融合从‘纸上蓝图’走向‘实践落地’。”刘再霄说。如今,学校已与北大荒各农(牧)场、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形成了“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的闭环生态。

2025年10月,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作为共同体理事长单位,组织专家为北大荒智慧农业“把脉开方”。
2 “三位一体”:打造低空经济职教标杆
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领域,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始终坚守职教本色,走出一条“技能培养+技术服务+标准制定”三位一体的特色发展之路,与本科院校侧重理论研究、企业侧重市场运营形成差异化互补。
技能培养——锻造人才链。“学校自 2017 年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以来,已累计培养低空经济领域高技能人才 871 人,其中,高职学历毕业生 377 人。为部队输送无人机专业优质兵源 60 余人,通过高职扩招录取培养退役军人 40 人。” 学校低空农服装备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带头人柴炜介绍说。在教学中,学校打破传统课堂边界,构建“教室+实训场+田间地头”立体化教学场景,并量身定制课程内容。为零基础学员夯实无人机原理、飞控系统操作等基础技能,为有经验的从业者开设无人机测绘与遥感、精准植保等进阶课程。截至 2025 年,已累计培育 494 名现代农业工匠,成为低空技术与农业融合的中坚力量。
技术服务——拓宽产业链。“只要天气好,我们可以一直喷!”2019 年阿城丰收乡玉米黏虫灾害现场,来自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两位无人机教员的这句话,让种植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接到当地求助后,李石、高文昊带上专业飞防设备连夜驰援,在丘陵地带信号遮挡、高温曝晒的不利条件下,每天凌晨4:00点便站在水箱和铲车上高空作业, 5 天完成 2562 亩农田灭虫任务,有效减少了当地农民的损失。


2019年阿城丰收乡玉米黏虫灾害现场,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无人机团队提供技术服务。
这样的实战服务在学校已成常态。近年来,学校师生累计开展无人机服务农业作业近 20 万亩,完成百余次航测、航拍服务;承接黑龙江省军区全省无人机与反无人机民兵骨干集约专修训练,为全省各军分区培训民兵教练员;为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培训 114 名无人机驾驶员,助力农业保险查勘效率提升 3 倍;为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分公司 40 名基层农技骨干开展低空经济专题培训,推动国防和农业不断向智能化迈进。



2025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作为北大荒农垦集团民兵无人机培训中心,承接黑龙江省军区全省无人机与反无人机民兵骨干集约专修训练,为国防建设贡献职教力量。(图片源自龙江强军号)
标准制定——引领规范化。在技术服务实践中,学校教师团队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掌握低空经济领域话语权。截至2025年,学校参与编写国家级无人机团体标准 3 项、黑龙江省团体标准 1 项、北大荒集团企业标准 5 项,这些标准为无人机农业植保、低空应急救援等场景提供了科学规范,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 以赛促教:培养低空经济“大国工匠”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是学校低空经济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近三年来,以“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超阳命名的工作室成员,先后夺得黑龙江省第十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操作员赛项第一名;包揽黑龙江省数字化应用技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项冠亚军;摘得黑龙江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国赛精选项目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赛项银牌;并荣获 2025 年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技能比赛银牌。
在工作室的带动下,学生团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 20 余项,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6 项,研发的 7 项无人机相关实用新型专利成功转化,为低空经济技术创新提供“职教方案”。


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超阳给学员讲授无人机课程
此外,学校还联合黑龙江省无人机行业协会承办“黑龙江省数字化应用技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全省农业林业无人机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搭建行业交流竞技平台。2025 年 9 月协办的黑龙江省“乡村振兴杯”职工技能比武竞赛中,学校为农作物植物保护等赛项提供技术支持,吸引全省 13 个市(地)和北大荒集团、森工系统 111 名选手参赛,以赛事为纽带,推动低空技术在乡村振兴中落地生根。
4 展望未来:锚定低空经济新赛道
站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起点,校长刘玉峰明确了前进方向:“学校将继续依托北大荒产教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空天地一体化’仿真实训基地,培养更多懂技术、爱农业的复合型人才。”
三大计划:
·“低空+农业”深化计划:在智慧农业、黑土保护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
·“人才赋能”升级计划:2026年实现年培训5000人次目标;
·“标准引领”拓展计划: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新场景探索制定行业标准。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无人机实训课
从黑土地起飞,向新经济启航,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正以职教之翼,托举低空梦想,在低空经济领域书写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答卷,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低空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