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意渐浓,昆仑校园却被人间烟火与欢声笑语点燃。11月11日下午,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第二届“暖冬有味,食在东北”校园美食节盛大启幕。本届美食节不仅是全体师生期盼已久的味蕾狂欢,更是学校精心打造的一堂“行走的东北文化课”,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特别是首次踏上黑土地的南方同学,能一站式、沉浸式地感知东北的独特魅力与温暖。

一顿家乡味 一份昆仑情
活动现场,各色美食档口前人潮涌动,香气四溢。“这才是正宗的锅包肉!外酥里嫩,酸甜呛口,和我在老家吃的很不一样!”一位来自云南的同学举着刚出锅的美食兴奋地分享。对于许多南方学子而言,铁锅炖的豪迈、粘豆包的糯甜、冻梨的新奇,以及就着寒气吃马迭尔冰棍的酣畅,都是前所未有的体验。这些地道的风味,成为了他们理解东北、融入这里生活最直接、最温暖的桥梁。
学校餐饮中心负责人刘元庆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顿‘家乡味’,传递一份‘昆仑情’。让所有学子,无论来自何方,都能在品尝与交流中,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这片黑土地的热情。”

从舌尖到心间的文化初体验
美食节的意义远不止于品尝。现场的室内外游戏区,成为了全员参与的欢乐磁场。踢毽子、转手绢、跳房子的赛场战况激烈;“欻嘎拉哈”、东北方言绕口令、翻花绳的挑战则让本地同学当起了“小老师”,手把手教南方伙伴游戏技巧,欢声笑语中,地域的隔阂被瞬间打破。

“我之前只在视频里看过‘嘎拉哈’,今天终于亲手玩到了,太有意思了!”一位来自四川的同学兴奋地展示着手中的羊拐骨。在“东北老物件展”区域同样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老式的电视机、斑驳的马灯、泛黄的电话机……这些充满岁月痕迹的物件,让书本上的东北民俗变得可知可感。

身着东北花布民俗服装的体验者们,则穿梭其间,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最亮丽风景,一张张与老物件、花棉袄同框的笑脸,共同定格了这个冬日最温暖的记忆。
沉浸式体验让文化“活”起来
精彩的歌舞表演、凭游戏赢取的美食抵用券,更是将现场的热烈氛围不断推向高潮。这一刻,美食节超越了活动本身,成为一个多元文化交流、情感紧密联结的平台。

本次美食节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成功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它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在昆仑旅游学院的校园里,深切感受到了东北文化的热情、豪爽与独特魅力,用美食与欢乐凝聚了冬日里最温暖的校园记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