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郑州经贸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新生赴郑商所国家级投教基地开展期货行业认知教育
2025-11-05 17:16:00
  为了进一步提升2025级新生对期货行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11月1日至2日,郑州经贸学院的金融与经济学院组织2025级新生前往郑商所国家级投教基地开展行业认知实习,通过参观期货博览馆和听取期货行业知识讲座,同学们对期货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郑州经贸学院的金融与经济学院院长牛艳莉、副院长李伟及各专业带队老师参加活动。
  沉浸式参观:解码期货市场的发展密码与核心功能
  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一行走进郑商所期货与衍生品博览馆,开启沉浸式学习之旅。馆内珍贵的历史文件陈列区,从早期期货交易章程到历年市场监管政策文本,清晰勾勒出中国期货市场从探索起步到规范发展的完整脉络;互动交易模拟区的虚拟交易台前,新生们亲手操作下单流程,在实时行情波动中直观感受杠杆效应下的收益与风险变化,深刻理解衍生品工具的特性;而危机情景重现展区通过动态影像,还原了历史上典型的期货市场风险事件,让学生们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具象的认知。整个参观过程围绕期货市场两大核心功能展开:在“价格发现”功能展示区,讲解员结合农产品、工业品等期货品种的价格走势图,解析期货市场如何通过集中交易反映供需变化;“风险对冲”功能板块则以企业案例为切入点,说明实体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工具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专题讲座:追溯期货发展历程聚焦郑州市场现状
  参观结束后,兴业期货河南分公司负责人路璐、河南同舟棉业期货研究院副院长王伟分别开展专题讲座,讲座以“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与郑州期货市场现状”为核心,为新生们搭建起系统的行业认知框架。讲座开篇,王伟首先从期货的名字来源讲起,结合历史背景解释“期货”一词的含义——“期”即“未来、约定时间”,“货”指“商品、资产”,期货本质是“约定在未来特定时间交割特定商品或资产的标准化合约”,这一通俗解读让新生快速理解名称与核心属性的关联。路璐进一步阐释期货的核心用途,说明期货最初是为解决“农民担忧未来粮价下跌、商人担忧未来粮价上涨”的供需矛盾而生,通过提前锁定交易价格,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主体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随着市场发展,其用途逐步拓展到“价格发现”,为市场提供公允的未来价格预期,成为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期货发展前景部分,王伟提炼三大核心方向:一是技术赋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入交易全流程,提升市场效率与风险管理精准度;二是开放深化,中国期货市场扩大境外参与、丰富国际化品种,更深度融入全球市场,参与国际定价;三是功能拓展,突破传统边界,向绿色金融、乡村振兴、产业链协同等领域延伸,强化服务实体经济价值。
  此次实践是金融与经济学院“理论+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体现,未来将继续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深化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行业前沿、了解市场实际的机会。郑商所投教基地负责人也表示,将持续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实习实训、专题讲座等形式,助力学院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金融人才,共同推动产教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来源:郑州经贸学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58622997 2025-06-27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