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165分可报!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志愿征集: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2025-08-07 22:28:00
中国教育在线河南站

河南省2025年普通专科批次

志愿投档已完成

现面向符合条件的考生

开始征集志愿

未被录取的考生请抓住机会

欢迎报考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历史类和物理类均有招生计划

降20分备档,投档线165分

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高薪保障,直通名企!

抓住最后的机会!!!!

解锁专业、就业、生活俱佳的

升学新选择。

征集志愿时间

8月8日 9:00-18:00

学校代码20分备档,计划充足!

6377

征集对象

参加河南省2025年高考

未被录取的考生

降分政策

165分可报

原省控线降20分

录取机会大幅提升

计划充足

历史类、物理类

均有充足计划

征集志愿专业信息一览表

  备注:各专业征集计划以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数据为准

  咨询热线

  学校概况及特色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中原区兰州路16号,毗邻郑州汽车产业园,交通发达,区域位置优越独特,校园文化气息浓厚,环境优雅,温馨宜人,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学校立足郑州,面向河南,辐射全国。

  招生计划及政策、专业介绍以及填报志愿的建议

  01 2025年学校的招生计划如何安排的?

  2025年,学校面向河南省招生共投放计划3800个,比2024年增加了300个。招生计划的增加,提高了考生的录取机率。

  02 新高考首年,学校的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学校积极响应新高考考试科目变化,为了增加考生和专业的适配度,现设有新能源汽车学院、智能汽车学院、电商物流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二级学院;开设有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集成电路技术、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现代物流管理、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18个专业,每个专业都高度契合河南省汽车及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需求。18个专业选科为不限。

  03 学校的录取原则有哪些?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

  学校坚持“公正、公开、公平、择优”原则,按照“分数优先”的录取规则,对进档考生按照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依次按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择优录取。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但服从专业调剂时,将其调剂录取到招生计划未完成的专业。

  04 学校的转专业政策怎么样?

  学校为学生提供有转专业的机会。基本要求是学生先到录取专业报到,在入校后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可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将按照《转专业暂行办法》规定进行审核并办理手续,尽量满足学生转专业的要求。

  05 对于征集志愿,有哪些报考建议?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本次征集志愿名额充裕,历史类、物理类均有大量计划!

  165分即可报考(降20分备档),录取机会大幅提升!

  06 学校对新生的资助和激励政策

  为保障每一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激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建立了项目完备、经费充裕的资助、激励政策体系;国家层面的有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和服兵役学费减免;学校层面的有综合、单项、专项、技能拔尖奖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报酬,以及特困生救助等资助项目。

  07 学校的就业有哪些优势?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与百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保障。毕业生就业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岗位优势:学生入职多为核心技术岗位,岗位级别较社会招聘高一个职级序列;

  2.发展通道:享有优先晋升机会,职业发展空间广阔;

  3.薪资优势:依托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专业对口高薪就业。以比亚迪合作为例,学校毕业生入职即享行业领先薪资待遇,学生到岗起薪较社招同岗位薪资水平高出近2000余元。

  4.培养体系:校企联合定制培养方案,确保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校毕业生在职业起点、发展速度和薪资待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为学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系统仅开放9小时 

建议考生提前准备 

避免网络拥堵 

征集志愿8月8日9:00-18:00开放 

立即登录“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https://pzwb.haeea.cn/进入填报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期待你的到来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