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青创集市”在校园焦桐大道东段活力启幕。此次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了青年创客们的丰硕成果,更成为一场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梦想与创新深度对话的生动实践。
非遗文化区:传统技艺焕发时代新生
在非遗文化展区,古老的技艺在青年学子的巧思妙手中重获新生,既体现了对文化的传承,也闪耀着创新的智慧光芒。
仲景书院推出的“本草匠心”项目,不仅普及中医药知识,更结合传统中医诊疗手法,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健康体验,充分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鲁班书院则带来了“礼弓鉴”、“匠音源”、“鲁班锁”等系列作品,从编织挂毯到衍纸摆件,无不体现着学子们将精密制造理念深度融入传统工艺的专业素养。文远书院的“针丝艺境”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绣出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全新理解;电子商务学院的“光影纸雕灯”则巧妙融合电商营销理念与纸雕工艺,创作出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潜力的创新作品。
科技创新区:前沿技术融入专业实践
步入科技创新区,浓厚的科技气息与创新活力扑面而来。新能源汽车工程学院展示的“科技手工汽车”,展现了同学们对绿色出行未来的大胆构想与模型实现。
慎德书院带来的“无人机组装”与“3D打印作品”,则将前沿科技直观呈现,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技术魅力,使创新变得触手可及。这些项目不仅体现了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在专业建设上的前瞻性布局,更是学生们将课堂理论知识成功转化为实践成果的精彩例证。
艺术生活区:专业技能点亮日常美学
艺术生活区汇聚了最贴近生活的创意火花,展现了专业技能与生活美学的完美融合。
从仲景书院的“守护天使”、“浪漫星河”创意作品,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行书展示;从慎德书院的“手工铠甲勇士帝皇铠甲”模型,到健康与教育学院的“匠心童趣”手作;从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拼豆手作,到日新书院的“手工钩织”及“‘籽’在指尖”等创意作品,每一件都凝聚着学生们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生活艺术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专业知识向日常生活的精彩延伸。
搭建实践平台,赋能多元成长
此次青创集市最动人的,并非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洛科学子们敢于追梦、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一个好的想法在这里可以变成实物,一个灵感火花能够找到它的受众,一个创业梦想得以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学校着力构建的“书院+社团”创新生态,为同学们提供了将创意落地的肥沃土壤。从课堂学习到市场实践,从个人兴趣到团队创业,这个平台让同学们能够在真实的市场反馈中不断锤炼创新思维和提升创业能力。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持续深化“双创”育人模式,推动教育教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园迈向社会,有效打破了传统教育的边界。此举旨在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真实项目中锤炼技能,在市场检验中认知价值,在团队协作中提升综合素养,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通过夯实专业建设以打牢学生理论基础,依托书院制管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借助社团活动以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三者有机融合,共同构筑了立体化、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未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将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青年学子搭建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让更多创意在此生根发芽,让更多创业梦想从此扬帆起航。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