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门“慕课”上线 2000多人报名

    新华网  2014-10-08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购物习惯,也正在开始挑战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国庆节前一天,作为武汉高校首个“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课程《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在“学堂在线”上线开讲,上线9个小时就有2000多人报名学习。昨天,记者采访了该课的授课老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梅丽霞。

  一节课只有5分钟

  不知不觉一节课就听完了

  “慕课”是什么?它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简称MOOC,意为“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2012年兴起于美国,随后迅速波及各国教育领域。

  “慕课”课程不同于以往的视频公开课,而是将授课、讨论、测验等整个教学活动放在网上。昨天,记者注册了“学堂在线”的账号,免费上了《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这门课,目前该课只上线了第一章《大千世界:企业在哪里?》共有6个小节,每节上完就5分钟。

  时间虽短,但内容紧凑易懂。在讲到产业集群这个概念时,梅老师举了美国的电影之城好莱坞、汽车之城底特律和ICT之城硅谷的例子,说明这些产业区位的选择,反映了美国经济结构的转换。同样,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光谷,也可以用经济地理的知识去理解。

  视频中,不断穿插动效地图和一些著名企业的LOGO,不知不觉一节课就听完了,让人不禁想点“下一集”看。难怪有学生在线留言:“妈妈不用再担心我上课不听讲了”。

  梅老师说,“碎片化”的授课是满足学生网上学习时间不集中的特殊性,也改变传统教室授课“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思路,将一节45分钟的课程内容拆分成多个小课程、微课程,以激发和保持在线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分钟课程制作要花5小时

  “我对着镜头居然不会讲课了”

  “别看一节课就5分钟,但制作完成至少要5个多小时。”梅老师说,从今年中秋节开始,她和其他几个青年教师组建这门课的“慕课”团队,重新设计知识点、查找大数据、拍摄剪辑等,经常白天给在校学生授课,晚上加班制作“慕课”。

  她透露,刚开始,她对着镜头不会讲课了。因为没有学生的眼神交流,她不知道学生到底听懂没有。

  “我看你换了好几身漂亮衣服,而且讲课有点于丹的范。”记者跟她开玩笑。

  “哈哈,我也趁机犒劳自己买新衣服,不过拍摄设备和场景是学院投资的。”她说,现在只拍了第一章节,计划每周上线一个章节。以后会在室外取景,还会像美剧一样,根据在线学生的反馈,边拍边播。

  不少学生上完课给出好评。还有学生调皮地问,梅老师难道没作业?梅老师回复说,因为第一讲在国庆节前上线,考虑到大家都需要出游、休息,所以第一讲没有作业。后续章节会有课后练习题,全部课程上线以后,会有期末考试。

  梅老师说,“慕课”不只是 “网络公开课”和“看视频”,而是运用多样化的网络学习工具“翻转课堂”,三分之一时间是老师授课,其余时间留给学生主动思考、讨论问题,还有单元测验和成绩互评等学习环节,回归“主动学习”的本质。

湖北分站二维码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扫一扫 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