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线上开学以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学院教师凝心聚力、合力攻坚,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灵活利用智慧物流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同时将课程思政、校企协同育人贯穿到线上教学全过程,教书与育人并重。
李自立:温润如玉、课赛结合、努力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班级群答疑时间,李老师在线答疑
这学期快递物流教研室主任李自立老师参与了《采购管理》与《快递实务》两门课程的线上教学工作,这两门课程均为职业教育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是近几年学校精心打造的优质课程,李老师也是这两门课程资源建设的参与者,而且他一直在参与学校推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所以,他对线上教学方法较为熟悉,也比较了解各个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
因此,在学期开始前,他就设计好了这两门课程的线上教学课程结构,完成了教学资源的设置,更新了讨论主题和题库。做好课程建设的准备工作后,引导学生加入在线课程,参与课程学习、主题讨论、作业等内容。
准备工作虽然做足了,但在实际开展线上教学后,还是发现有很多困难,如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交流互动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的问题。基于此,李老师建立课程专属QQ群,作为学习平台的补充,将课程授课计划发布到群里面,供学生查阅,了解课程学习进度安排;确定固定的在线交流答疑时间,就在线课程内容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讨论交流、提问回答,增加线上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
本学期李老师带的3个班级中有一个班级22名学生均为湖北顺丰学徒制班成员,李老师在线上教学之余还担负着该学徒制班的管理工作。武汉封城后,有一名同学滞留在顺丰公司宿舍,她的健康安全、饮食生活等问题就立即摆在眼前。李老师第一时间与顺丰校企合作负责人取得联系,和该学生积极沟通,顺丰公司给该学生带来了慰问物资,学生的饮食等基本物资充足,在封城期间其生活保障无忧。其他学生均在家安全健康,李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等信息。
毕业班学生因居家隔离,不能参加实习活动,李老师就调整他们的实习内容,如参加由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长风学霸赛之传奇大战》的比赛,观看学习竞赛指导视频,参加训练赛和校园赛,通过竞赛,增进学生拼搏意识和学习动力。同时,经多次与湖北顺丰校企合作负责人沟通协商,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实习就业方向,为毕业生提供了较好的就业政策,解决了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李老师还在课程群里发布行业发展热点问题和行业资讯链接,引导学生搜索相关资料,通过学生带着任务,自己动手去探索问题,并寻找原因、关键因素、解决方法、总结回顾等学习思维训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为日后就业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胡惟璇:钟灵毓秀、寄情于景、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
胡惟璇老师线上授课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战‘疫’故事,上海联航报关有限责任公司为确保防疫物资的快速通关……”物流学院港航物流教研室胡惟璇老师正在充分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多方式积极开展线上授课。
虽因疫情原因不能在教室学习,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同学们却欣喜地发现,胡老师的线上云课堂教学时常紧密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颇具时效性。
这与胡老师扎实的专业教学能力和深入挖掘疫情相关思政元素融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能力密不可分。
胡老师长期讲授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近两年为推进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改研究,实现专业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的常态化教学,一直致力建设专业课思政元素库和多元评价体系,在专业课教学中无声融入“课程思政”。
在这次疫情期间,胡老师的“课堂思政”专业教学立刻派上了用场,利用各种渠道搜集整理国内外知名港口、航运、货代、报关企业应对疫情采取的措施,并以此作为实例,对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防控物资出口通关要求及该类物资国外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详细讲解,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确保所授专业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作用,最大限度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将“停课不停学”升华为“停课不停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教学内容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教学效果不打折”。
丁立群:蕙质兰心、深耕细作、指导志愿者社会调研
丁老师在为学生进行线上辅导
丁立群老师结合物流学院现有成熟的线上教学课程视频和多个线上教学平台相关优质课程视频,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确定和试用,并协调了开课时间。
丁老师从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小事入手管理好她的每一堂课。针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丁老师都一一耐心的去解答;遇到学生偷懒复制粘贴作业的情况,丁老师线上线下“围追堵截”跟学生沟通,尝试各种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要求学生积极改正;利用平台老师答疑区、综合交流区、QQ班级群、课程学习群、短信、微课和电话等可以用到的联络手段,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地解决学生个性或者共性的问题;积极组建班级“学习服务小分队”(基本是由班委会同学组成),辅助课堂“教”与“学”;对于疫情期间,处在山区由于网络信号弱或其他原因上课答疑没有答到的同学,一一备注并分析原因,单独辅导。
问起这些事,丁老师告诉记者:“这样做自己就能心里有数,学生也能静下心来钻研问题。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同学们带给我更多的鼓励和力量,我能感受到疫情期间群体间的温暖。”
二月的武汉按下了暂停键,但爱心却在一个接一个地传递,丁老师也接下了默默传递的一环。
学生发来的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怎么办?辅导员李林老师下沉社区做志愿者,“我在社区值班,让丁老师指导指导你,我给她说一声”,李老师这样回复学生。
18物流管理(3)班的马源浩同学说:“一句话的事,我把报告就发给了丁老师,她很认真,当晚十点多就给我发来邮件,她更严厉,密密麻麻全是红色批注,吓了我一跳,还说改好了给她再看。”
丁立群老师说:“都是为了学生,为了教学,能做的我一定会帮他们的。我不能够像白衣天使医护人员,社区的工作者,解放军,警察,环卫工人,支援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一样身处抗击疫情第一线,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手头的一点点小事做好,能够更多地去解决一个学生的一个问题,能给别人带来一点点帮助,也是在用我自己的力量参与了。”
对于疫情期间物流学院教师线上教学,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学院院长杨晋表示:“物流学院按照习总书记关于危与机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指示精神,将疫情对我们的教学组织的挑战,当做教学改革的重要机遇,将建设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推进深层次。”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大学生记者 罗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