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东湖学院新青年追梦实践队助力乡村振兴
2023-07-15 06:48:00
作者:

  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相关部署要求,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新青年追梦实践队来到了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在东沟镇茅圻村村委会合影)

  入户访问,拉近距离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实践队深入当地农民家中,在农民的面对面交流中,实践队成员询问了村民的家庭人员结构、致困原因、致富措施、收支情况、医保社保缴纳情况等,直接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入户访问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还将自己所了解的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医学常识等内容普及给了村民们。

(实践队员与村中老人闲聊)

  通过走进农村,与农民面对面交流,新青年追梦实践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地区的需求和困难,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效的建议、支持和帮助。

  校地合作,共同发展

  6月30日,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与共青团鄂州市委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暨武汉东湖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梁子湖区东沟镇茅圻村举行。共青团鄂州市委少先队总辅导员周进和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胡蕾共同表示了对社会实践基地落成的祝贺和对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视。

(授牌仪式现场)

  共青团鄂州市委与武汉东湖学院在学生社会实践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致力于推进学生的成长和共同发展。学生社会实践在培养青年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双方将全力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巧巧青年,献策出力

  “有事有烦恼,茅圻找余巧”,梁子湖区东沟镇茅圻村近几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村民们只要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总会第一时间想到联系茅圻村委会工作人员余巧。2016年,在外地工作的余巧回到茅析村成为一名网格员,负责记录村民们的生活困难和存在问题,时间久了,余巧和村里的老人熟络起来,村民们遇到困难都会找她帮忙。2019年,余巧成立了“巧巧社会治理工作室”,吸纳社会民间志愿者,更好的帮助村民们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实事、好事。

  在武汉东湖学院与共青团鄂州市委达成校地合作的基础之上,新青年追梦实践队与巧巧社会治理工作室达成合作建立“巧巧青年”项目,达成长期合作,为乡村振兴献策出力。

  实践队队员跟随巧巧志愿者慰问空巢老人、残障人士,通过入户访问、谈话等方式询问老人的生活近况和精神状态,为其送上大米、牛奶、家庭健康服务箱等慰问品,用实际行动把温暖送到家中。

(实践队员与志愿者向留守儿童宣传防溺水知识)

  实践队每名队员根据村里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分布,进行一对一形式的指导和教学帮助。在暑期实践期间带他们一同进行简易的志愿活动,在实践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践队员离开后,在校期间也将在线上进行学业和生活辅导,督促儿童学习,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期间,新青年追梦实践队利用专业所长,为巧巧社会治理工作室拍摄宣传片,并进行校内外宣传,积极联系当地报社、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对实践队项目组进行关注和宣传报道。在学校、学院内部新媒体平台发布新闻稿和推文,展示项目成果和成员风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广大青年学子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乡情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实践队而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们认识到了与校园生活不同的社会面貌,了解到了最真实的乡村生活,满怀希望而去,必将收获满满而归。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