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开展"七一"红色研学活动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眼前这座朴素的青砖建筑,就是长征路上最年轻红军的‘摇篮’!"6月30日清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的12名青年学子,在党总支副书记田涛的带领下,迎着朝阳奔赴英山县陶家河乡,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寻根之旅"。
军史馆里的"青春力量"

"这支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队伍,创造了长征途中唯一人数不减反增的奇迹!"在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田涛指着展墙上的统计数据,为同学们揭开这段热血传奇。展柜里泛黄的《红军纪律歌》手抄本、战士们自制的草药标本,让农学专业的同学们格外亲切。"看!他们当年就在用金银花治疗伤员,这和我们在专业课上学的完全吻合!"同学们纷纷掏出手机拍摄记录,准备把这些"活教材"带回去分享。
祠堂里的"沉浸式历史课"
走进始建于清末的郁氏宗祠,木质结构的厅堂依然保留着1934年红二十五军临时指挥部的原貌。"大家注意梁柱上的这些凹痕,"讲解员细心指引,"这是红军战士磨刀时留下的,他们就是在这里制定出突破封锁线的战略。"田涛现场当起"临时教员",指着祠堂天井说:"当年小战士们就是围坐在这个位置,一边帮老乡剥玉米,一边宣传革命道理。"活动最后,田涛表示:历史从不遥远,当同学们在祠堂发现那颗五角星时,就完成了两代青年跨越91年的握手。

本次研学活动是生物与农业学院深化"红色铸魂、专业育人"教育理念的创新实践。作为学院"耕读教育"思政品牌的重要组成,活动将红色基因传承与农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教育形式,引导学生在感悟革命精神中坚定强农兴农使命。学院将持续推进"红色研学+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打造具有农学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员:吴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