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00多公里,湖大学子以直播讲述革命故事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此刻我们正站在安徽歙县北岸镇五渡村的方璧烈士纪念馆。这位徽州女儿27岁的生命历程,在此化作永恒的精神火炬……”7月4日,湖北大学大学生记者团成员手持直播设备,面对镜头娓娓道来。这也是该团队“追寻皖南抗战印记 赓续红色精神血脉”主题三下乡实践的最后一站。
7月1日至4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传承红色精神,湖北大学大学生记者团一行十人奔赴安徽皖南开展三下乡活动。活动期间,团队先后走访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中共皖南特委旧址、谭家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歙县方璧故居等红色地标。四天四站,每到一处,成员们通过与纪念馆工作人员深度交流、查阅珍贵史料、实地场景观察,沉浸式感受抗战岁月里的革命故事。

在方璧故居,学生们通过书信、影像等材料,讲述了烈士方璧从出生五渡村到奔赴延安学习,从徽州闺秀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故事。当直播镜头对准放映室,数百公里外的网友通过实时画面看到方璧曾写下的文字:“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艰难寻求的崇高事业,并立志沿着这条道,走完生命之旅。”学生们还采访了负责故居日常管理的方奶奶——方璧的堂侄孙女,了解到了当地政府和族亲投入150余万元修缮故居的故事。“现在村里孩子都知道,里黑门走出过女英雄。”她说。
此前,该团队还于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见证了南方八省游击队在此整编、新四军将士克服艰难修械造枪的军工奇迹,以及“叶挺与汪五婆”故事间的军民鱼水情;在谭家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了解了当地妇女剪发编衣支援红军的故事,深切体会到军民同心的力量。“本次活动紧扣抗战胜利80周年重要历史节点,希望学生们能根据专业所学用好红色资源。”该团队指导老师向正鹏说道。
调研过程中,团队通过图文报道、直播互动等形式,在校园媒体及社交平台发布四篇实践新闻。微信公众号推文和直播等宣传内容共吸引近千人次观看,网友纷纷评论“仿佛和你们一起去了” “被先辈精神打动”“要传承红色力量”等。据悉,今年6月至8月,湖北大学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科专业与基层需求深度融合的特色实践模式,共设立17个专项,除该团队参与的“凝心铸魂学思党史国史”专项外,还涵盖了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通讯员:贾玮楠 张灿 刘奕喆 柯贤翼)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