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医路同行”实践队荆州行
2025年7月,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医路同行”实践队为深入探寻“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村医扎根基层的优化路径”前往荆州市荆州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先后走进区卫健委与区中医院及多个乡镇卫生院,在与基层医疗工作者的深度对话中,探寻数智技术助力大学生村医扎根基层的可行路径。
访谈卫健委:共绘村医新图景
走进荆州区卫健委,李局长与韩主任的热情让我们倍感亲切。“荆州区2021年启动计划,依托高校培养121名村医,今年可实现122个自然村全覆盖。”李局长率先为我们铺开大学生村医计划的“荆州图景”。“这批毕业生是专项委托培养吗?”实践队成员问道。韩主任笑着说:“是的,高考后填志愿时就启动报名,我们也会进校园宣讲招录,选拔全程公开透明。”实践队还了解到,当前,村卫生室设备能满足基础需求,培训体系较为完善。但关于人工智能在乡村医疗的应用,韩主任直言:“虽然互联网技术当前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用广泛,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AI愿景可期:心电网提速照现实
来到荆州区中医院,万院长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充满期待:“若AI能深度分析患者的健康数据,生成个性化方案,将极大减轻村医们的压力。”在万院长的带领下,实践队见证了“心电一张网”的实效——基层心电图5分钟内可获上级诊断,这让大家欣喜地看到人工智能落地基层的可能路径。
村医盼破茧:技术赋能三阶助诊
深入村卫生室,年轻村医的心声更显真切。他们面临的“经验不足不敢诊断、患者不信任”的困境,与实践队探寻的“AI辅助基层诊疗”高度契合。实践队在调研中还发现,AI赋能大学生村医扎根基层的“三位一体”影响逐渐清晰:辅助诊断转诊降低风险、促进医患交流、优化村医成长路径。
这让实践队真切感受到了大学生村医的坚守与不易,也看到了数智技术在基层医疗的巨大潜力。
此次前往荆州市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让我们这些青年学子真正认识到:年轻村医的坚守、乡村的健康需求、技术落地的机遇与挑战,共同构成基层医疗的鲜活图景。当青春力量遇见科技浪潮,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探索,正向着更公平、智慧的乡村健康未来迈进。(通讯员:张思雨、徐鑫)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