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深入阳日村 解码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本
七月的神农架,凉风习习,原始森林的绿浪在薄雾中翻涌,山间溪流叮咚作响,为炎夏送来沁透心脾的清凉。一场旨在探寻乡村振兴密码的社会实践之旅在神农架林区阳日镇阳日村火热进行。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建院)驻阳日村第五批工作队员彭明威和物流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张可带领“匠心筑梦”实践团,围绕产业培育、基层治理、数字赋能和品牌打造开展深度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访谈与专题座谈,解码乡村振兴的“阳日路径”。
多维调研,挖掘乡村特色产业样本
"去年4月,吴家湾写生基地正式投入运营,成功接待了首批来自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学院的44名师生,开启了艺术写生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篇章。"阳日村党总支书记邓世军向实践团介绍时表示,未来将重点完善写生基地的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集艺术创作、党建研学、民宿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综合体,通过文旅融合新模式助推阳日村产业升级和全面振兴。

吴家湾写生基地是湖北建院与阳日镇政府携手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为阳日村吴家湾异地搬迁安置点探索出一条"艺术+民宿"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这既是校地共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也见证了湖北建院定点帮扶阳日村十年来"志智双扶"的丰硕成果。近年来,阳日村依托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截止目前,基地共接待湖北建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等十一批535人次开展艺术写生、暑期社会实践和党建活动,实现产值近100余万元。
实践团随后前往草根乌鸡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当地特色农产品五黑鸡进行实地考察。"五黑鸡因其独特的毛、皮、肉、骨、内脏五处皆黑而得名,"养殖大户胡平向实践团详细介绍道,"这种鸡不仅肉质细嫩鲜美,更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已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来到金果梨示范种植基地,实践团看到在林区农业农村局专家的全程技术指导下,350余亩金果梨树苗茁壮成长,枝头硕果累累,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靶向破题,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座谈会上,湖北建院学子结合田野调查数据,以“问题导向”深度剖析阳日村发展现状与瓶颈问题,与阳日镇相关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湖北建院驻村工作队展开深度对话。

针对农产品销售瓶颈,围绕农户直播技能薄弱环节,镇村两级计划在湖北建院物流管理学院的大力帮助下培育村民掌握短视频制作、直播话术及物流管控技能,破解偏远山区特色农产品“出山难”和“出山贵”问题,强化“合作社+公司+农户”联动,让手机成为致富新农具。


精准施策,校地共筑振兴崭新图景
20天的驻村调研,实践团队在阳日村累计走访农户100余户,收集环境卫生类诉求17条。大家围绕垃圾分类体系完善、公共区域保洁机制、村民环保意识提升等议题各抒己见,形成"调研诊断-方案制定-试点推行-反馈优化"的工作闭环,提出了“增设分类垃圾桶点位”“开展环保主题院落会”“建立卫生评比积分制”等兼具实操性与创新性的建议。镇业务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记录每条反馈意见,对师生们助力基层治理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
从产业发展的"富民账本"到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从运动广场的"人气聚集"到村庄环境的"焕然一新","匠心筑梦"实践队历时二十天的深度调研,既是对学校定点帮扶阳日村十年来工作成效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建筑类院校特色帮扶模式的"系统梳理",更是一场专业知识与青春热忱的"美丽邂逅"。(通讯员:彭明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