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学院橘徕服兮实践队:深耕秭归沃土,解码移民文化基因
7月8日至15日,武汉东湖学院橘徕服兮实践队深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围绕“移民文化”主题开展调研活动,解码移民文化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移民精神传承与传播。
7月8日,实践队首先前往共青团秭归县委员会,与杜帅书记就移民文化与精神传承展开深度交流,并对实践队后续行程安排进行探讨。通过此次访谈,实践队更加明确了此次调研活动的方向和目标。

7月9日,成员们走进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在移民亲历者王海群老师的讲述中,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还原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壮阔史诗,一个个鲜活故事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移民精神的内核。

7月10日,实践队赴三峡大坝旅游区,参观三峡工程博物馆“移民厅”。通过图文、模型与沉浸式影像,成员们深刻体会到移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大国重器之间的血脉联系,进一步认识到移民文化已升华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地标。

7月11日,实践队深入水田坝乡,与水田坝乡人民政府党委办刘主任、上坝村委会董斌书记座谈。刘主任介绍了当地移民的具体情况,董斌书记则详解了“后靠安置”为主、部分外迁的具体情况,让成员们直观掌握了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现状。
7月13日,实践队来到陈家冲村,循着悠悠茶香解码“移民茶”振兴密码。村委会颜主任带领成员穿行千亩茶园,讲述移民“离土不离乡”的艰辛创业历程,茶厂张老板现场演示传统制茶工序,展示一片叶子如何托起移民“家门口的幸福”。
7月14日,实践队先后走进郭家坝镇邓家坡村、桐树湾村。邓家坡村何宝良主任介绍柑橘电商直销模式;桐树湾村孙俊芳主任则带领村民以唱山歌、舞狮子等民俗活动赓续移民精神。当天,实践队分别与两村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就文创设计、直播助农等项目达成合作共识。
7月15日,实践队奔赴归州镇。官庄坪村退休老干部王刚书记、向家店村向群书记、镇政府屈德华主任接续讲述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移民奋斗史。归州镇以柑橘产业为笔、移民精神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八天时间里,成员们累计行程600余公里,走访2个县级部门、1座国家级博物馆、1处世界级工程、4个乡镇、6个移民村。下一步,实践队将以“以乡村振兴、助力文旅融合为主,打造“移民文化”IP”为主题,设计文创产品、运营新媒体账号,用青年视角让“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与“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奋斗基因在新时代持续闪光。(通讯员:安若希 卢明致 孙鸣访 张僖衍 李雅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