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育新品牌!中国一冶与武汉大学开展“行走课堂”实践活动
行万里路,读无字书。近日,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师生走进“中国冶建第一军,基本建设主力军”——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宜昌博物馆、夷陵大桥、三峡职院、小鸦路及高铁新城项目现场开展“行走课堂”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产业研学,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打造校企共育工科人才新范式。

文脉溯千年
宜昌博物馆内,“峡尽天开”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跟随讲解,千年时光鲜活再现:从长阳人磨损的臼齿、“太阳人”石刻的神秘,到中堡岛陶器的古老刻符,先祖足迹跨越时空;从厚重的虎钮鐏到悠扬的楚季铜甬钟,巴楚文化熠熠生辉;从屈原的汨罗忠魂到昭君的出塞大义,爱国情怀绵延不息;丰富的红色展陈,无声诉说着宜昌的传承,更筑牢了学子们的信仰之基。

匠心铸新城
在夷陵大桥项目,师生实地参观学习高架桥“少支点”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艺,深化了对关键技术与安全要点的理解;在三峡职院现场,技术人员通过讲解与实地观摩,带领师生考察光伏、海绵设施等创新工艺,解码职教升级的工程支撑;在小鸦路项目,师生学习了解了人行道沥青摊铺全流程与绿化带红榉种植中“换土、修剪、定植”等细节,体会市政建设的“绣花功夫”;在高铁新城项目现场,师生探访花溪路标段与站前广场感受城市建设脉搏,并在示范中心深入了解“悦”文化、党建创新及安全管理亮点……

青苗引前路
青苗成长汇报的现场,五位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就职于中国一冶的学长,用他们的成长历程汇报生动展现了中国一冶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职业规划参考。2023级智能建造专业本科生武子恒感叹:“他们的故事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成长道路上要勇于尝试、直面挑战、厚积薄发,方能行稳致远。”

实战炼真知
课题汇报环节,三组学子围绕中国一冶给出的实际课题,精彩展示研究成果。有的精于数据推演,有的长于全局统筹,风格迥异却共同闪耀着团结协作的光芒。穿插其中的知识竞答,更让同学们对这个行业龙头有了立体认知。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石蕾表示:“感谢中国一冶搭建的宝贵平台,行走课堂为学子发展提供了绝佳契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耦合,不仅深化了工程认知,更锤炼了从工程视角解题的思维能力。”

据悉,中国一冶持续为武大学子搭建宝贵实践成长平台,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品牌项目,“行走课堂”已成功举办三期,累计培养优秀学生近百名。双方今后将持续深化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建行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生力军。(通讯员:薛晨飞 张玮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