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红色传承与数字赋能的双向奔赴
为响应共青团关于“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号召,武汉民政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心绘梦”团队第三小队以“赓续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红色传承+数字赋能’的双向奔赴姿态,在施洋烈士陵园追溯革命星火,在基层社区播撒数字技能,将所学专业融入基层服务,用青春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一场跨越历史的红色对话与赋能未来的数字实践,在荆楚大地徐徐展开。

踏寻红色足迹,筑牢信仰之基
首站,团队来到施洋烈士陵园,开启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之旅。施洋烈士作为京汉铁路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为工人阶级权益和中国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团队成员拾级而上,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默哀致敬。讲解员结合历史图片与实物展陈,生动还原了施洋烈士“为劳工呐喊、为正义抗争”的革命生涯,特别是在“二七大罢工”中临危不惧、慷慨陈词的光辉形象。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感悟到:烈士以鲜血铺就的解放之路,正是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的精神源泉。
数字技术下基层,激活社区活力
团队走进保利蓝海郡社区,为当地居民开设“短视频制作赋能课堂”,以数字技术助力基层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课堂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模式,志愿者首先普及短视频发展趋势,强调其在记录生活、传播本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随后,针对老年人及基层工作者的需求,重点培训手机拍摄技巧(如构图、光线运用)、剪辑软件操作(剪映、快影等工具的基础功能)及内容创作逻辑。现场互动频繁,居民们积极提问“如何拍摄清晰画面”“怎样添加字幕和背景音乐”,志愿者手把手指导,帮助老人们完成第一条“家乡风景短视频”。社区但副书记表示:“此次活动破解了居民‘想用短视频却不会用’的难题,既丰富了文化生活,也为社区宣传开辟了新渠道。”课程尾声,团队还建立线上交流群,持续提供技术指导,推动“数字赋能”长效化。
知行合一:青春实践的“双向奔赴”
本次活动实现了“红色教育与基层建设”的双向赋能。一方面,通过施洋烈士陵园参观,团队成员深化了对革命历史的认知,增强了“传承精神、扎根基层”的使命感;另一方面,短视频授课将数字技术送进社区,满足了居民对智能生活的需求,体现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专业能力。院团委书记戚文龙老师总结道:“实践不仅是‘送服务下基层’,更是‘从基层取经’,既满足基层群众对文化传承与数字技能的需求,又为青年创新实践指明了方向。”
团队与社区达成共建协议,计划后续开展“社区文化短视频创作大赛”,以青年创意激活社区文化资源,助力打造“一区一品”传播矩阵。此次“三下乡”以红色精神为引领,以数字技术为纽带,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为基层建设注入青春动能。(通讯员:戚文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