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学院:深耕马术学科建设,打造马术人才培养国际化高地
2025年以来,武汉商学院连续开展多场“赛马”系列活动,82名青年干部、骨干教师上台竞技,变“被动相马”为“主动赛马”,开拓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碰撞高等教育守正创新的新方案、新举措。党委宣传部全媒体中心推出【赛马风采】专栏,采访多位赛马先锋,生动讲述他们扎根基层、锐意进取的奋斗故事。激励全体师生员工永葆爱校荣校情怀,砥砺奋进之志,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商科城市大学汇聚磅礴精神力量。
双师双能树标杆,马术育人谱新篇
开会、协调、加班、出差,在武汉的高温天气里,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教师马茹菲仍风风火火地扑在工作上,全力以赴冲刺申硕的“最后一公里”。

马茹菲,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学科建设负责人,兼任马术运动与管理系主任,负责学院4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的专业建设和日常组织工作。过去三年,马茹菲完成了运动训练、马术运动与管理2个新专业的申报并获批,完成马业科学、运动训练、马术运动与管理3个专业的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估。自己也获得了武汉市“巾帼文明岗”、武汉市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称号。
学科发展如何真正立得住,人才培养怎么跟得上社会需求?
2025年1月,围绕学校建设一流应用型商科城市大学目标,马茹菲在学校举办的“赛马”活动中提出“特色引领、产教融合、国际化、影响力、产出”五大关键词,引发广泛关注。
“有特色,才有出路!”在学科建设上,马茹菲一直关注特色引领,提出要构建核心特色、建强优势专业,建设以马术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休闲体育、体育经济与管理和运动康复专业为支撑的特色专业集群。
如何让学科办得精彩,如何让学科、育人、科研多线发力办出成果?
马茹菲定位很清晰。“我们是应用型高校,要走产教融合的道路。”马茹菲说,学院一直也在走这条路,在2021年,学院率先与中国马术协会共建国家马术学院,在专业教学与训练、培训与考核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2024年12月,学院获批了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现代马产业学院”。
“做大做强产业学院,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产学研创融合发展、高质量成果产出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马茹菲认为,马术专业下一步发展要实现“质”的突破,要敢于向国际化办学进军。
“学生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产学研合作国际化,这是目前的三个方向。最根本的还是要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去争夺马术人才培养的话语权。”马茹菲说。

一流的大学应该有一流的成果产出。马茹菲认为,学生可以高质量就业,高层次和多元化的科研成果能落地,这才是最好的证明。
“创特色、强优势、补短板、再突破,这是我们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长期努力的目标。”马茹菲说,学科有特色、科研有产出,是一个专业最具魅力的地方,自己很乐于将身心放在马术专业的发展上,想看着学校的马术人才培养走向更高的国际化平台。

上过马茹菲课的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鼓励式教学。“我们私下都称呼马老师为‘菲姐’,她上课的时候,整个课堂都是热情洋溢的,非常阳光,一直积极鼓励我们思考、交流、表达,特别注意关注我们每个人的小进步。”2022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张璟瑞说。
如今,马茹菲仍在马术学科建设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以初心为舵,专业为帆,在培养马术人才、推动学科发展的征程上“一马当先”。(通讯员:罗嘉琪)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