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纺织大学关工委组织青年学子赴革命老区学习实践
2025-08-30 16:45:00
作者:
  8月29日,武汉市“五老报告团”副团长、武汉纺织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金华带领武汉纺织大学微电子学院青年大学生赴革命老区红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微电子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平、副书记古江波及“微光领航”社会实践队大学生参加了学习实践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紧跟党走信念
  实践队首先来到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革命遗址群,聆听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英雄事迹。师生一行走进七里坪工会旧址、鄂豫皖苏维埃银行、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等历史展馆,深入了解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的光辉历程。
  在一幅幅历史图像前,王金华为青年学生现场授课,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在大别山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故事,再现大别山革命队伍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宏伟历程。
  在老师们的讲解下,实践团还深入学习了红安光荣的革命传统,汲取大别山精神力量。大家聆听“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黄安民谣”,感悟红安人民全民皆兵、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众志成城、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
  调研特色产业、探寻乡村振兴之路
  在长胜街,实践队调研了红安秀活、红安大布、红安布鞋等特色纺织作坊,了解红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结合的具体实践。在红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师生们与武汉纺织大学校友、非遗手艺人陶文成深入交流。大家观看和体验了红安大布的编织技艺,领略了编织党徽等图案大布作品的独特技艺,感受了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精神风貌。
  实践队还专门来到红安县二程镇红安伟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调研,了解当地发展红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有益实践。作为当地乡村振兴重点企业,该公司创立“苕大哥”特色品牌,利用红安丰富的红薯资源,开发出苕粉、淀粉、酸辣粉、苕片等一系列产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师生们深入生产车间和电商直播间,详细了解红薯收购和“苕大哥”产品生产销售情况。
  实践队与企业负责人举行座谈会,研讨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路径。实践队就红苕产品定位、产业链延伸、品牌建设等议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就“苕钙菁华”项目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研讨,探讨依托“苕钙箐华”项目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新产品研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苕大哥”品牌影响力,推动“苕产业”高值化、品牌化发展,构建“种植-加工-文旅”循环经济,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开展暖心家访、关心青年学生成长
  来到革命老区,武汉纺织大学关工委的老师们牵挂着青年学生,深入部分同学家里开展家访,为学生和家庭送去暖心关怀和热心鼓励。王金华、周平等与学生及家长促膝长谈,细致了解家庭收入情况,向家长反馈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与综合发展情况,并就学生今后学业和职业成长进行引导。
  在七里坪镇方同学家中,在得知方同学励志考研深造后,老师们和家长、学生一起探讨考研话题。老师们鼓励家长支持孩子考研梦想,介绍了学校对考研的鼓励政策和支持举措,引导方同学对数学、英语等基础课进行测评,明确目标方向,科学制定备考方案。微电子学院老师们还介绍了学院科教融汇培养机制,鼓励方同学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实现课外科技创新与考研的有机衔接。
  在红安县上新集镇左店村祝同学家里,共产党员之家、退役军人光荣之家的牌匾格外醒目,斑驳的墙壁上贴满了祝同学从小到大获得的奖状,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爷爷72岁仍坚持种田劳作,奶奶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父亲是退役军人,一家人传承着优良的家风。祝同学开心的与老师们在“奖状墙”前合影。
  爷爷奶奶对老师们的到来高兴不已,谈起孙子更是满眼的自豪。爷爷奶奶从小教导祝同学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并在农耕劳动中磨练孙子的意志,培养了祝同学能吃苦、肯上进、懂事的良好品质。老师们鼓励他继续保持勤奋好学的态度,积极参与科研与实践项目,学院也将进一步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与支持。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感知了乡村振兴实践,传递了向上向善正能量,更促进青年学子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家国情怀,鼓足了争做新时代好青年的干劲。(来源:武汉纺织大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