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民政职业学院财经旅游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结合武汉市新洲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7月4日至6日,武汉民政职业学院财经旅游学院团支部带领学生志愿者赴新洲区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红色教育、文化研学、乡村振兴调研三大板块,累计开展活动10余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旨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红色教育铸魂育人
7月4日,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新洲区凤凰革命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烈士陵园广场,举行"六个一"主题教育仪式:敬献一个花篮、集体一次默哀、聆听一段历史、重温一次誓词、撰写一篇心得、拍摄一部纪录片。烈士陵园志愿者带领全体成员重温革命历史,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资料,再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在团旗见证下,实践团队青年学子重温入团誓词,誓言铿锵有力,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文化研学传承创新
7月5日,团队转赴凤娃古寨开展传统文化研学。上午,举行传统“开笔礼”仪式,参观国学堂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下午,实践团队采取“专业+服务”模式。由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组成讲解组,向来访的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组成服务组开展环境维护工作,践行文明旅游倡导。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开展了与古寨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现代服务理念与方法。凤娃古寨管理处对学生的专业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高校学子的专业服务为景区注入了新活力,其创新思路对我们提升服务质量很有启发。”
乡村振兴调研献策
7月6日,团队深入当地乡村开展调研,通过"入户走访+专题座谈"形式,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深入了解了乡村教育的现状,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凤凰寨村委会与当地干部进行了座谈,实践团队了解了当地就业现状,就乡村振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围绕“五大振兴”提出做精做强特色产业、持续优化美化人居环境等建议。
实践育人结硕果,青春聚力助振兴。财经旅游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三个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堂与田间对接、理论与实践对接,财经旅游学院将继续秉承“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宗旨,积极推进建立“三下乡”长效机制,推动实践活动从“阶段性参与”向“持续性赋能”转变,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通讯员:周沁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