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学院师生在第13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佳绩
近日,2025第13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湖北赛区竞赛与全国总决赛结果相继揭晓,武汉城市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部师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卓越的创新精神,在这场全国性高水平赛事中表现亮眼,斩获多项荣誉,充分展现了学校在数字艺术设计领域的教学成果与人才培养实力。

作为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获近20家教育厅认定,并得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联合国机构支持的权威赛事,本届NCDA大赛吸引了1893所高校参与,征集作品超29万件,设立29个省级赛区,985、一流大学参赛率达95.2%,设计学学科评估C以上高校实现100%参赛。赛事构建了“校赛-省赛-国赛-国际赛”的完整竞赛链,竞争异常激烈。
在湖北赛区竞赛中,武汉城市学院不仅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师生们更是在多个赛道展现强劲实力。其中,刘洋的《“萌犬之旅”桌游卡牌设计》、高文昌与吴义雄的《古韵襄阳文创设计》、李雨荷的《黄梅挑花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等11件作品斩获一等奖,贺叶欣的《宝石风云》魔幻游戏剧情PV、田梓涵的《青》二维动画短片等8件作品获得二等奖,朱媛梦晴的《“瓷艺之览”信息可视化设计》、涂静的《“坏脾气的公主”儿童绘本设计》等21件作品拿下三等奖。这些获奖作品涵盖桌游卡牌设计、文创产品开发、动画短片创作、信息可视化设计等多个领域,既融入了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如黄梅挑花、凤翔泥塑、甲骨文等,又结合了现代设计理念与数字技术,彰显了城院学子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与对多元设计领域的探索精神。
全国总决赛中,武汉城市学院延续出色表现,荣获“优秀组织奖”。杨晨瑶的作品《中秋》凭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细腻诠释与精湛的设计手法,斩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汤昕一的《松软生活,心隅奇旅》、高文昌与吴义雄的《古韵襄阳文创设计》、杨焯群等三人的《最美乡村景象》3件作品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胡萌等三人的《基于凤翔泥塑的泥语凤翔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蔡翊娴的《蚀界驳影》2件作品拿下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此外,熊文毅与黄怡婷的《萌宠时光礼盒》、向晶晶与叶满的《茗韵山水间》2件作品成功入围全国奖(等级将于10月底揭晓)。
艺术与设计学部陈亚斌副教授作为本次大赛的核心指导教师之一,全程参与了多件获奖作品的指导工作,包括湖北赛区一等奖作品《萌宠时光礼盒》《朴野轩--乡村生态人文休憩空间营造项》,以及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作品《古韵襄阳文创设计》等。谈及此次赛事成果,陈亚斌副教授表示:“本届NCDA大赛的竞争强度远超以往,能在众多985高校和顶尖美术院校的包围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同学们日复一日的钻研与打磨。从作品选题来看,大家没有局限于纯粹的艺术表达,而是主动将黄梅挑花、凤翔泥塑等传统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时代议题相结合,这正是‘科艺并重’理念的生动实践。作为指导教师,我们始终鼓励学生以设计为媒介,既要扎根文化沃土,又要紧跟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用作品传递青年设计师的责任与思考。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也为我们后续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未来将继续以赛事为纽带,深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助力更多学生在设计领域实现从‘学习者’到‘创造者’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的创新创业赛之义乌小商品设计大赛、数智文创及AIGC实践挑战赛仍在进行中,计划于11月底结束,武汉城市学院也将继续组织师生踊跃参赛,力争在后续赛事中再创佳绩。此次武汉城市学院在NCDA大赛中的优异表现,是学校坚持“科艺并重”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文化传承意识的成果体现。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各类高水平赛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未来设计师搭建优质平台,助力学生在数字艺术设计领域绽放更多光彩。(通讯员:陈亚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