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传薪火 红歌润心田 省直机关关工委“红色教育进校园”首场演出在湖北体育职业学院举行
9月18日,湖北体育职业学院报告厅,党旗鲜红如炽,青年学子的眼眸明亮似星。这一天,距离九一八事变已过94载,一场以“铭记历史、面向未来、不负韶华”为主题的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在此温情启幕。湖北省关工委、省直机关关工委携手省体育局与湖北体育职业学院,将历史的沉思、精神的传承与青春的誓言熔铸一体,为大一新生上了“开学第一课”,也为这个承载民族记忆的特殊日子,写下了新时代的铭记篇章。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响起,全场师生与省关工委副主任王树华、省直机关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纪刚、省体育局副局长郑李辉等领导一同起立,歌声穿透报告厅的每一个角落。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青以《关心关爱护成长“五老”精神放光芒》为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指出,湖北省关工委长期以来致力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助推青少年健康成长。你们华发苍颜,却初心不改;你们年高德劭,仍志在千里。秉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理想信念,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和情怀,走进青少年,以鲜活语言、动人故事,讲述党的历程、英雄事迹、革命传统,将红色种子播撒进年轻的心灵,让红色基因注入下一代的精神血脉!

省直机关工委“五老”报告团成员刘友江的宣讲,成为这场活动最震撼人心的精神洗礼。他摒弃平铺直叙的历史讲述方式,而是以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叩开历史记忆:从1937年平型关大捷中八路军将士伏击日寇的英勇无畏,到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奋战数昼夜、胃中尽是草根棉絮仍坚守信仰的钢铁意志,再到刘老庄连82名新四军战士为与千余日伪军血战12小时、最终全员殉国的悲壮场景,生动诠释了先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以及“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当刘友江讲到“1941年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承担了75%的侵华日军作战任务”,提及毛泽东《论持久战》科学预见战争三阶段、为全民族抗战指明方向,以及延安整风运动锻造思想纯度、大生产运动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奋斗历程时,台下青年学子频频颔首。“原来抗战精神不是课本里的名词,是先辈用生命拼出来的信仰!”大一新生小李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笔尖微微颤抖。

文艺演出则让红色精神“活”了起来,成为跨越代际的情感共鸣。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民乐合奏《龙腾虎跃》,琴弦激昂、鼓点铿锵,仿佛再现了八路军东渡黄河的壮阔;饶克勤演唱的《松花江上》,一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让全场陷入沉默,不少学子悄悄抹泪——这正是94年前中华民族的悲怆呐喊;宋振的唢呐独奏《十送红军》,悠扬旋律里满是军民鱼水情,老同志们跟着轻轻哼唱;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的汉剧《绣红旗·红梅赞》,朱敏饰演的江姐眼神坚毅,让“红岩精神”在传统戏曲中焕发光彩;长江人民艺术剧院的评书《英雄骑兵连》,庄克纵用生动的语调讲出骑兵战士的传奇,引得学子们阵阵喝彩。
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是《武打精粹》表演。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的演员们,拳脚生风、身姿矫健,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不服输”的韧劲。“这就是我们体育人该有的样子!”同学们自发鼓掌,掌声里有敬佩,更有“向英雄看齐”的决心。
94年过去了,九一八事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铭记”从未停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嘱托:“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这场特殊的红色课堂,便是对嘱托最生动的践行,让湖北体职院的同学们明白了:“不负韶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接过先辈的精神火炬,在训练馆在赛场上以“强国有我”的担当,为体育强国、为民族复兴拼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中国教育在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