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城建职院打造特色“一站式”学生社区:艺术赋能,浸润育人新阵地
如何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集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浸润于一体的育人新高地?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学院立足艺术专业特色,以美育为抓手,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优化空间功能、创新协同机制、彰显专业品牌,构建起富有建院特色的“三全育人”新格局。
党建引领 筑牢社区育人前沿阵地
学院党总支将学生社区作为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着力将其打造为党建前沿阵地。通过实施“三亮行动”党建品牌,设立学生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大力推进功能型团支部建设,组织团学骨干深入社区开展理论宣讲与研讨。创新开展的“青春之歌1977”红色剧本杀、“红歌知多少”、“床头微党课”等红色主题教育,构建了“体验—服务—浸润”的立体化党史学习教育体系,让红色教育更加鲜活。此外,学院推动思政工作力量下沉,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常态化驻楼工作机制,确保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日常。
空间再造 拓展社区育人物理维度
学院跳出传统物理空间的局限,对学生社区进行艺术化、功能化改造。科学规划并建设了阅读区、学习区、展示区、运动区、休闲区等五大功能区,高标准配备了党团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就业指导室等专业场所,精心打造了“筑梦长廊”文化展示空间。依托学生公寓建筑群打造的“一站式”学生阅读中心,成为思政教育与文化浸润的新高地。社区内还设立了生涯教育指导与就业创业赛事孵化基地,提供“一对一”生涯咨询,并针对重点赛事进行专项指导。通过整合社团与图书馆资源,打造文艺实践创新基地,将优质讲座与艺术元素相结合,持续营造美育育人氛围。
机制创新 提升社区育人管理效能
学院积极健全“一站式”社区管理模式,创新实施学业导师、成长导师、行业导师和朋辈导师相结合的“四导师制”,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深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整合校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等多方力量,实现管理服务精准覆盖。学院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一线规则”,深入社区参与活动、讲授专题课堂。通过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实施“三通”工程,加强学生“自我四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同时,打造数字赋能智慧社区,构建健康监测、才艺展示、学习协作三大平台,实现从经验管理向数据决策、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艺术赋能 彰显社区育人品牌特色
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类专业优势,是该院“一站式”社区建设的突出亮点。学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美学有机融合,打造特色社区文化品牌。重点擦亮“艺术疗愈”项目品牌,通过茶艺、园林、皮影戏等社团及相关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着力打造“筑梦”创意、“筑雅”传统、“筑乐”休闲三大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此外,依托全省住建系统资源,在社区内开展“沉浸式”就业创业体验实践,举办高质量就业论坛、校企面对面交流等活动,实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无缝对接。
据悉,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学院将持续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强化顶层设计与资源协同,精准对接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长需求,以更有力的担当和作为,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新动能。(中国教育在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