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红承”育人新探索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副校长担任新生班导师
2025-10-09 16:27:00
作者:
  “我不是来开一次班会,而是想成为你们大学四年的成长伙伴。”9月30日,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信息技术学部计科2501班的新生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主讲人不是辅导员,而是学校副校长王卫华教授。这场班会,也成为信息技术学部“红承”育人的一次生动实践。
  一、走进班级:育人理念的身体力行
  信息技术学部持续推进“红承”育人体系。该体系强调“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鼓励校领导和教师担任班导师,深入学生班级,陪伴学生学习与成长。
  在新生班首次班会上,王卫华教授以“目标、方法、坚持”三个关键词展开主题讲话。他鼓励新生尽快树立大学学习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长期自我管理与反思。“大学四年,是从‘被安排’到‘自我成长’的过程。你们要学会给自己设目标、做计划、找方法。”
  除学习指导外,王卫华教授还提出具体的班导师工作安排——建立学习答疑群、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定期开展一对一答疑,并结合实际制定学业帮扶与成长指导计划。他表示,班导师既是学业引导者,也是成长陪伴者,要通过长期、持续的联系,把育人工作做细、做实。“我希望这四年,我们既是师生,也是同行者。”这句话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二、课堂之外的教育:学业指导与情感关怀并行
  在学习指导环节,王卫华教授以“如何学好高等数学”为例,讲解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差异,鼓励同学们主动思考、合作学习。他指出,大学阶段更重视自主探究与综合应用,要善于提问、敢于表达、乐于交流。谈到校园安全与假期留校问题时,他语重心长地提醒新生“保持警惕,学会自我保护”,同时希望班委在日常管理中多留意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他还特意询问了几位外地学生的住宿与饮食情况,叮嘱大家“有困难一定要说,学校和老师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首场班会结束后,同学们普遍反映收获颇丰。计科2501班方柯怡同学在笔记本上写道:“原来‘班导师’不是头衔,而是一份长久的关心和陪伴。”正如信息技术学部的“红承”育人理念所倡导的那样:教育不仅要有制度的支撑,更要有人与人之间真诚的联结。
  三、“红承”理念落地:教育因同行而温暖
  “红承”是信息技术学部育人体系的核心理念,意在“传承红色精神,坚守教育初心”。学部通过建立班导师制度,使每位教师都有机会走进班级、走近学生,让育人不止于课堂。管理办法规定,班导师需“指导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周期成长”,“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须有至少一年担任班导师且考核合格的经历。”
  王卫华教授参加新生首次班会,正是信息技术学部“红承”理念的深化,也是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一次生动实践。广大师生普遍认为,校领导担任新生班导师为全员育人提供了示范,也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责任。(通讯员:常加乐 崔赢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