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直通市场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学子声音工作室“接单”创业,用专业赢得认可
创业不为赚钱,还能为了什么?近日,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三名大三学生陈越泽、肖淑衣和李良玉创办的传媒工作室引发关注。
工作室不以营利为目的,从创业者的专业背景出发,在校外接单配音项目,再转手给校内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执行。有趣的是,作为学生们专业实践的平台,工作室近半年来,实现了约2万元的流水,还小有盈余。

工作室负责人陈越泽介绍,工作室创办于2024年,在专业实践中,他意识到校园内的演练和市场外的需求有一些差异,为了在真实项目中锤炼技能,他干脆和志同道合的肖淑衣、李良玉商议,以工作室的名义对外“接单”,在实践中显真章。
初出茅庐的工作室被市场认可并不容易,工作室采取“轻资产、重能力”的模式,依靠自备设备和朋友圈打开市场。
他们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科技企业的配音项目,为精准传达客户需求,他们反复沟通、多次录制至深夜,历经三十余次修改,最终赢得了客户的肯定,还赞赏他们:“就是这个感觉!”项目结束后,客户拿出额外奖金,团队婉拒了,他们认为客户的认可比奖金更有价值。
团队坦言,相比其他的市场竞争者,团队的优势在于学弟学妹们的人力支持。专业学生需要实践历练的场所,工作室以较低的成本接单后,交由学生录制,透明的收益分配机制既激励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工作室健康持续运转,学生们在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的同时,也能提升日常收益。
该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指导教师何怡妮表示,在学生工作室中,学生将“采、编、播”能力融会贯通,有助于自身的专业成长,也会为学生积极引荐实践资源,在实践中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讯员:陆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