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剧”话铁路发展华章 用“情”架起合作共赢连心桥
10月14日晚,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通达厅内座无虚席。“速度中国”特色思政品牌原创话剧《铁轨上的中国梦》再度上演,学校党委书记徐恒楚、校长白有林、党委副书记周谨、副校长彭开勤与泰国职教团29名泰籍教师,及在校组织、参加国铁集团2025年铁路货车运用暨机辆设备电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国铁集团人员代表和机辆学院、运管学院学生新生们齐聚一堂,中泰职业院校、校企三方共享视觉盛宴,沉浸式体验“艺术+思政”。

该剧以时间为轴、以故事为脉,将中国铁路从追赶到领跑的壮阔历程浓缩于舞台之上,让真实的历史具象化,让抽象的精神温度化。话剧一开篇便将观众带回近代中国,聚焦铁路先驱詹天佑,生动还原了攻克技术难关的艰辛;剧中穿插他在武汉生活的片段,勾勒出近代铁路技术在荆楚大地的萌芽轨迹,让观众直观触摸到中国铁路自主建设的起点温度。

第二幕带着观众前往凛冽的青藏高原,铁道兵们身着厚重棉衣,在冻土层上挥镐凿石,“缺氧不缺精神”的顽强意志透过舞台直抵人心;而藏族女孩贡久曲珍的成长线更让剧情多了份柔软力量——从孩童时期趴在山坡上眺望铁路建设者,到长大后身着制服成为青藏线列车长,她手持对讲机播报站点的身影,恰是铁路建设改变民族地区生活的生动缩影。
第三幕则将泰国留学生们这群“洋鲁班”学开高铁的故事再现舞台。“洋鲁班”代表“白浩”手握技能证书说“要把中国高铁技术带回家乡”,一个个细节串联起“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技术交流故事,也让现场泰国职教团教师频频点头,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到中国高铁技术的国际辐射力。
全剧最后篇章聚焦新时代铁路学子成长蜕变,以学校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团队为原型的场景,剧情还原了他们备赛时的日夜:为校准一个数据反复调试至凌晨,因技术瓶颈争执后又并肩攻关,最终站上国际赛场举起奖牌时,泪水与笑容交织的画面,将新时代学子“以技能立身、以报国为志”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刻画出“工匠精神”代代传的青年担当。
“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唯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实现入脑入心。”剧中“月亮姐姐”的饰演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丽丽谈到参演感悟时如此说道。这正是该剧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目的之一。
演出落幕时,通达厅内掌声经久不息,来自泰国职教团的阿雅·占布在接受采访时感慨:“话剧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很动人,不仅让我们系统了解了中国高铁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突破,更完整追溯了中国铁路跨越百年的发展历史。剧中追溯的中泰高铁合作,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一路走来,我们越来越深厚的情谊,相信未来我们的合作会越来越深。”
铁路局代表则表示:“最让人触动的,是从詹天佑到新时代学子,一代代中国人身上那份‘不服输、敢担当’的韧劲,这让我们对铁路精神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悟。”
此次话剧是该校积极创新育人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既让青年学子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锚定“技能报国”的方向,也让中外宾客在文化共鸣中读懂中国铁路背后的大国精神,更以生动实践回答了“如何让思政教育走深走实”的时代命题,并赋能可担民族复兴大任铁路人才的培养和新时代中国故事的传播。(通讯员:孙萱智 曾春华 万佳康 谢志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