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2025年先进电子、智能技术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AEITC2025)在武汉东湖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该校主办,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础课部承办,汇聚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旨在搭建高水平、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研讨先进电子、智能技术与计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趋势。会议得到了江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多所知名高校及AEIC学术交流中心的大力支持。
大会开幕式由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魏纯主持。
副校长许承光教授致开幕辞。他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电子、智能与计算技术作为驱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其国际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AEITC2025旨在汇聚该领域内专家智慧,激发创新灵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主旨报告环节,来自多所知名高校的学者担纲主讲,分享了各自科研团队的前沿研究成果。其中,江南大学丁锋教授系统阐述了独创的辅助模型辨识思想与多信息辨识理论体系。湖北工业大学贺章擎教授深入探讨了面向硬件系统篡改检测的Chip-PCB混合型PUF这一集成电路硬件安全前沿方案。华中师范大学粟柱副教授分享了基于网络科学的教育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研究,为智慧教育提供了新路径。华中科技大学昌毅副教授展示了事件相机在高速宽动态成像探测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武汉工程大学黄正华副教授提出了一种面向目标感知的Taylor展开近似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创新方法。
除主旨报告外,会议还设置了多元化的口头报告环节,来自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赵珈辉等9位海内外青年学者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东道主,我校共有8位学者登台分享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金贞子、李功明)、非黎曼曲率等基础理论(张娜)、图像处理新算法(宋薇薇)、污水处理过程优化(陈尹萍)、信号处理与深度学习融合(龙嘉川)、量化神经网络修复(宋熙聃)以及微观尺度下的病虫害检测(肖元东)等多个交叉学科领域,充分展现了该校青年学者广阔的学术视野与扎实的研究深度。
此次学术会议打造了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集中展示了从系统理论、硬件安全到计算机视觉与智能应用的一系列尖端成果。该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国际科研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通讯员:张颖)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