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5日,文华学院心理教育中心面向全体大一新生组织开展了“我”与校园深度对话心理访谈活动。活动以“一对一”访谈形式展开,聚焦新生入学初期的心理适应问题,通过专业交流与匿名反馈相结合的方式,为同学们提供情感支持与心理引导。
活动现场布置温馨,访谈突破传统心理测评的固有模式,采取“先访谈、后反馈”的创新流程。“我们希望打破学生对‘心理辅导就是做问卷’的刻板印象,”心理教育中心的志愿者介绍道,“一对一交流更能触及真实问题,也更具温度。”
专业心理咨询师胡卉栋指出,新生普遍面临三类适应挑战:一是从高中到大学在学习和生活节奏上的转换困难;二是因专业调剂、前途未明等引发的目标缺失与情绪焦虑;三是在全新社交环境中难以快速建立人际连接,陷入孤独或自我怀疑。
“不少同学是第一次住校,第一次自主安排时间,也第一次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龄人,”胡老师补充道,“这些变化叠加,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压力。我们不仅倾听,也传授给他们诸如情绪记录、呼吸放松、目标拆解等实用方法,帮助他们逐步找回掌控感。”
据相关研究数据分析,30%至60%的大学生曾受情绪问题困扰,新生群体尤为突出。文华学院此次将心理服务前置,正是为了在心理问题萌芽阶段及时介入,传递“重视心理状态与重视学业同等重要”的理念。
“我曾顾虑沟通未必能有成效,但通过老师的引导,我逐渐厘清了转专业与社团选择间的困惑。此次心理访谈让我明确了大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内心也更踏实笃定”参与其中的新生感叹道。
心理访谈并非特殊标签,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如同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心理关怀也旨在提升个体的适应力与复原力。胡老师强调,主动求助并非软弱之举,而是彰显成长智慧的重要一步。
本次心理访谈活动折射出文华学院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持续投入。近年来,文华学院逐步构建起“预防——干预——发展”三级心理支持网络,将课程、活动与咨询有机结合,营造全员心理关怀氛围,积极践行“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好地帮助每一位文华新生了解和适应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通讯员:胡思宇 袁梓桐 郭晴)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