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坚韧丈量世界,文华学院以温情铺就成长路
当命运将荆棘编成考篮,他用四载春秋把笔磨成破土的刃;当轮椅碾过岁月的褶皱,校园却为他铺展成一片温润的土壤——原来真正的人文之光,是让每颗种子都能听见破土的回响,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善意的托举中,把伤痕长成向阳的模样。

四战考场笔耕不辍 千磨玉璞终叩大学门
出生在河南商丘虞城,有先天性残疾的2025级本科新生裴钊锋虽生活困难,但他从未放弃求学步伐。从小学开始,行动不便的他每天上学都需要妈妈的接送,走路姿势的怪异让他受到了许多同学异样的眼光,但这些并没有击倒年幼的裴钊锋,他毅然地迈出步伐向前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裴钊锋听了文华学院中文系主任谭邦和教授的讲座。从这场讲座中,裴钊锋了解到了文华学院“一人一课表,一师一优课,一生一规划”的教学特色,这也在裴钊锋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大学的种子。经过不懈努力,他花了比别人多三年的努力走进了文华学院,成功被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录取。
春风化雨暖浸存心 众部门齐聚共织帮扶网
踏入大学校园后,裴钊锋的日常起居仍离不开母亲的照料。学校获悉这一情况后迅速响应,启动多级联动帮扶机制,在最短时间内为他协调出一间无障碍宿舍。经管学部党总支副书记杨文伟动员并协调其母亲入职宿管岗位,实现“陪护+就业”双重保障。温暖不止于此。食堂的阿姨们也主动加入了这场爱心接力,她们自发约定,每次见到裴钊锋来用餐,都会柔声宽慰他“慢慢来,不着急”,并默默在他的餐盘里多加半勺菜。这份来自日常的关怀,朴实却动人。辅导员苏旭虹老师也第一时间与他建立联系,郑重承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你都可以随时找我。如果出行不便,让妈妈来也行。学校和我们会一起支持你。”话语虽温和,却如磐石般坚定。从宿舍到食堂,从制度到人心,一项项举措悄然落地,一层层温暖环环相扣,织成一张以爱为线的支持网络,托举起他的大学之路。
“我感谢学校给予我的一切,这让我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充满了动力,我也会伴着学校给予我的这份温暖一直坚定地走下去。”裴钊锋在采访中谈道。
诗写百篇铁生为范 轮椅上的青春闪烁光芒
自入学前至今,裴钊锋已创作诗歌168篇,大多源于他对生活的敏锐体悟与即兴抒怀。他将史铁生视为精神榜样,不断汲取力量,以积极之姿面对人生。尽管身体不便,他却主动融入校园,踊跃参与多个社团,其坚韧态度深深感染身边同学。室友袁万祝由衷感慨:“裴钊锋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他从不自我设限,始终向上生长,这种生命力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信念,也曾在观影《小小的我》之后愈发坚定。刘春和追梦的故事照亮了他的内心,推动他迈出投稿尝试。“即便曾被退稿,我也并不沮丧。我相信未来还有更多机会。”生命以痛吻他,他却始终报之以歌。如苔花虽小,亦学牡丹盛开,在轮椅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怒放青春。
裴钊锋的故事,正是文华学院“博文笃志,本立道生”校训精神的生动写照。学校不仅以知识育人,更以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支持,为每一位学生的梦想保驾护航,践行着“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在这里,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厚德载物的精神相融合,必将助力这位勇敢的少年,将人生的荆棘之路走成一条繁花似锦的征途。(通讯员:雷洁 郭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