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城市学院学子在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大赛土木建筑智能建造赛项中取得佳绩
2025-10-29 11:37:00
作者:

  秋深三峡阔,万才聚一州。10月17日至19日,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第二届土木建筑智能建造施工技术应用赛项决赛(以下简称2025金砖智能建造赛),在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举行。

  土木建筑智能建造赛项已成为金砖大赛平台的重要赛项,也是全国各院校土木建筑智能建造领域创新交流的重要平台。它串联起全球基建“智能+绿色”转型的共同诉求。本届赛事从规模与维度上实现双重突破:前期共吸引了全国800余所院校、近6000名师生参与选拔,覆盖范围从传统土木强校延伸至新兴开设智能建造专业的院校,最终角逐出298支队伍入围决赛。

  本届大赛共产生一等奖37项、二等奖75项、三等奖112项。武汉城市学院城建学部工程造价专业派学生参加了2025年金砖智能建造赛赛项,23级伍小雪同学、24级王煜茹同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国赛三等奖。该校城建学部徐荫老师、张洪雁老师对2025年金砖智能建造赛提供了技术支持。城建学部荀东亮老师和彭驰老师亲赴重庆,全程带领学生参加此项赛事。

  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执委会主席刘振英表示,本届赛项精准对接智能建造发展需求,旨在以赛事为载体,深化“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合作,促进智能建造领域技术交流与标准互认,推动各国优质职教资源与产业实践需求精准衔接,培育更多适配全球基建‘智能+绿色’转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金砖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本次大赛裁判长——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徐锡权强调,本届赛事的每一个环节都紧扣“未来技能创造未来”的核心理念:选手们在专业知识问答与识图模块中对工程图纸数据的精准解读,展现了扎根行业的基础素养;在智能建造虚拟施工模块中对仿真系统的熟练驾驭,体现了拥抱新技术的探索能力;在施工方案编制与碳排放计算模块中对绿色低碳理念的践行,彰显了契合时代趋势的责任意识。

  参加这类赛事,对学生来说是一段充满挑战的历程,从4月初报名开始,到10月份参加国赛,历时6个月。先是举办校园赛,要进行命题、阅卷等,海选参赛选手。然后是参加省赛(区域赛),需入围并取得入场券。备赛期间,参赛团队面对很多困难,如时间紧张、可供借鉴的经验不足等等。在城建学部领导的支持下,参赛团队克服了各项困难,奋勇拼搏,积极训练。最终,在国赛中取得佳绩。23级伍小雪同学说:“今年我读大三,正处于顶岗实习阶段,宿舍需按要求腾退。7、8月份恰逢备赛关键期,住宿问题让我十分焦急。幸运的是,在辅导员和费主任的积极协调帮助下,我顺利解决了住宿难题。此次能获得国赛三等奖,离不开学校和城建学部给予的全方位支持。”

  回顾整个参赛过程,团队成员最想给武汉城市学院学弟学妹们分享三点经验:一是勇于开始,敢于突破。全国性赛事是跨出书本、接触行业前沿的绝佳机会。以本次智能建造比赛为例,许多知识都是课堂之外、技术前沿的新内容,唯有报名参与,才能打开这扇学习新窗口。二是全情投入,协同共进。竞赛以团队为单位计分,每个人都应把自己负责的部分练到极致,同时也要注重配合。团队氛围至关重要,轻松融洽的关系有助于取长补短,实现“1+1>2”的合力。三是努力拼搏,为己增彩。站上赛场不仅代表个人,也肩负着学校的荣誉。这份集体荣誉感与自我挑战的决心,将激励你不断前行,奋力拼搏,既为学校争光,也为自己书写一段无悔的成长经历。(通讯员:荀东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