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圆满落幕。武汉音乐学院参赛项目“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交互式数智编钟演奏体验系统”在“人工智能+”专项赛(应用赛)中荣获特等奖,实现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

此次获奖项目由作曲系李鹏云教授、何井老师指导,团队紧扣学校“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以及“艺术与科技深度交叉融合”两个核心要点,自主研发AI姿态识别系统,精准复现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的声学特性,并结合用户演奏数据驱动AI生成专属乐曲,实现了从交互体验到音乐创作的全流程闭环。项目突破文物编钟“不可敲”的限制,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音乐文化深度融合,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体验新模式,让千年礼乐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充分展现了该校学子在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方面的使命担当。
本届“挑战杯”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南京大学与共青团江苏省委承办。赛事设主体赛及“揭榜挂帅”“人工智能+”两个专项赛,吸引了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与角逐。
学校高度重视“挑战杯”国赛备赛工作,给予参赛团队全方位支持指导。校党委副书记邹德智带队赴南京参赛,听取展示汇报,为参赛队员加油鼓劲。项目申报人袁云飞及成员郭靖繁作为答辩代表,反复优化展示流程、内容和细节呈现,最终凭借扎实的项目基础与出色的现场发挥斩获佳绩。

学校始终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构建了“课程教学+项目实践+竞赛培育+成果转化”的支持体系,通过专项资金扶持、专业导师指导、开放实验平台、优化孵化服务等举措,助力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与实践项目。下一步,学校将持续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重要抓手,延伸实践育人链条,强化项目后续培育与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学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工作水平。(中国教育在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