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华中师范大学:打造浸润式红色法治文化融入思政工作的实践育人新路径
2025-11-24 11:49:00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史特别是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的研究,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治血脉。今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近期,《习近平法治文选》《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2025年版)》出版发行。这都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法治宣传教育特别是红色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红色法治文化教育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着力破解当前红色法治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融合模式碎片化、资源整合不足、学生主体性不强”等现实困境,坚持以系统思维构建顶层设计,以实践导向整合优质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创新育人形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条“实践研学、文化浸润、媒体融合、志愿服务”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探索出一条以实践为导向、具有华师特色、彰显时代精神的“浸润式”红色法治文化融入实践育人的新路径,有效回应了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如何融、怎样融、为谁育”的核心命题,努力让红色法治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实”起来,使之成为滋养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精神沃土。

  以法治寻访厚植红色信仰,在行走中上好法治教育思政大课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学院依托寒暑期社会实践这一重要载体,组织师生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枫桥经验”发源地、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革命圣地延安边区法庭、红安董必武同志故居等13个遍布全国的红色法治资源富集区,开展“重走红色法治路”主题研学。通过实地探访革命法庭旧址,追寻党的百年法治征程,引导学生在鲜活的历史现场和现实场景中,深刻体悟党领导下的法治建设从“马锡五审判方式”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历史脉络与时代价值,真切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践伟力与人民立场。实践归来,学子们化身“红色法治信使”,通过主题宣讲、调研报告、微视频等形式,在班级、学院、学校和社区等范围内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开展宣讲180余场,实现了从“受教育者”到“传播者”的身份转变,有效拓展了红色法治教育的辐射面与感染力。

  以主题活动点亮红色信仰,营造多维立体校园法治文化矩阵


  坚持日常浸润与节点强化相结合,精心打造全周期、立体化的红色法治文化育人活动体系。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法学院牵头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以“坚定法治信仰,增强法治素养,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法治文化节,覆盖非法学学生人数达38000余人次。文化节期间,将红色法治元素有机融入“宪法卫士”学习、法治知识展览、“法治好声音”演讲比赛、模拟法庭、案件推理大赛、“我与宪法”作品征集等15项以上品牌活动中,使法治精神在文化活动中深入人心。同时,紧扣清明节、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师生祭扫“劳工律师”施洋烈士墓、举行宪法日升旗与晨读仪式,将对英烈的缅怀与对宪法的尊崇融为一体,在庄重的仪式感中筑牢青年学子的法治信仰根基,让红色法治文化在桂子山上处处可见、时时可感、人人可学。

  以文化媒介传递红色信仰,打造双线融合的法治育人新阵地


  坚持理念创新与载体创新相结合,大力推进红色法治文化宣传的理念创新与数字化赋能,做好红色法治文化助力实践育人的宣传成果转化。线下精心打造法治文化长廊,以“百年党史中的法治纪事”为主线,系统展现党从革命战争年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法治建设辉煌历程;组织学生参观法治知识展览、观摩模拟法庭比赛、观看优秀法治电影,挖掘荣获党和国家功勋荣誉的法治英模,学习他们的优秀事迹;将反诈小品、普法话剧融入华中师范大学科学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等大型活动,产出一批文创产品,在润物无声中打造线下法治文化育人模式。在线上,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作用,指导恽代英法治宣讲团等学生组织录制普法主题微课,制作“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历程”数字资源库,在学院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普法推文200余条,实现红色法治文化的“破圈”传播,有效解决了传统宣传“形式单一、互动不足、覆盖面有限”的问题,构建起一个打破时空限制、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的线上育人新阵地。

  以志愿服务传承红色信仰,构建知行合一的法治实践新路径


  坚持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着力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红色法治志愿服务矩阵。依托恽代英法治宣讲团、法律服务中心、湖北省志愿者协会法律志愿服务队华中师范大学分队,组建近30支寒暑期社会实践队,建立“校内宣讲+法律援助+校外服务”服务模式,访谈基层法治工作者、参与“百所观察”基层司法所调研、开展“送法下乡”等沉浸式体验,支教中的法治课堂为乡村儿童心中播下法治种子。2024年来累计开展校园普法、社区矛盾调解、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等活动120余次,服务师生及社会群众3000余人次,团队常态化深入全校各学院(部)年级、团支部开展“点单式”普法宣讲,在寒暑期社区托管、乡村支教中融入法治讲堂、禁毒教育和模拟法庭等系列普法宣讲活动,将红色法治文化的育人实效延伸至“一站式”学生社区、周边街道社区、乡村中小学及养老院等,为师生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普法宣传等服务。通过在“做中学、学中悟”,学生们将红色法治精神内化为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与行动自觉,真正实现了德法兼修、知行合一。

  历年来,学院依托红色法治宣传教育荣获全省“八五”普法先进单位、全省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团中央法治中国青春行社会实践优秀项目、武汉市积玉桥街道“共青团工作最佳表现奖”“武汉地铁文明志愿服务优秀共建单位”、武汉市志愿服务大赛金奖等荣誉,恽代英法治宣讲团获湖北省“七彩假期”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称号并被全省通报表扬等荣誉近20项。(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华中师范大学 2025-07-09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