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表示,在数智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已从“沟通工具”升级为“全球化战略资源”,高校应积极推动语言服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智慧力量。司显柱说,委员会始终致力于推动语言服务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积极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在当前全球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语言服务研究肩负着促进文明互鉴、助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
在会议主旨报告环节,10位知名学者围绕三大研究方向分享了前沿成果。在语言智能与翻译技术前沿方面,杨平教授指出在人工智能拓展翻译研究疆域的同时,应坚守人文之道,平衡科技与学科本质;韩子满教授通过分析美国智库涉华翻译,指出非职业翻译正成为语言服务新特点;曹进教授则结合敦煌文博会案例,探讨了AI语言服务在文化遗产多语言传播中的实践路径。在国家战略与语言服务理论构建层面,司显柱教授提出语言服务品牌建设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任东升教授从“国家的翻译性”与“翻译的国家性”双向视角,阐释国家翻译研究的智库建设方向;任文教授基于对首批DTI院校的调研,构建了翻译博士职业能力模型及差异化培养逻辑。在文化传播与经典译介研究领域,高永伟教授探讨了外语学科与人工智能、国别区域研究等领域交叉融合的转型路径;杨文地教授通过大数据分析海外学界对中庸思想的接受,提出创造性转化是消除理解差异的关键;余承法教授论证了翻译传播学作为语言服务型交叉学科的理论价值;张景华教授则从“封建”译名演变出发,反思以翻译为媒介的“术语革命”对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启示。
会议设置四个分论坛,70余位学者围绕“AI与翻译教学”“语言治理”“影视出海”“国家形象建构”等热点方向展开深入交流。此外,本次会议特别策划“主编论坛”,《中国翻译》《中国外语》《外语导刊》《翻译研究与教学》《新文学史料》《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国内知名期刊的负责人参加,交流分享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为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提供支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