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不忘来路才能奔赴远方: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愿服务团到百岁老兵家走访
2022-07-22 21:27:00
中国教育在湖南站

  “爷爷,我们来看您来啦。”7月7日下午,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黄龙镇四川合村退伍老兵赵顺德家里来了一群小客人,热闹非凡。他们促膝在老人旁边,认真听他讲起过去的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为秉承红色基因,感悟百年荣光,引路青春前行,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学院“闪闪发光”志愿服务团结合暑期“三下乡”活动来到百岁老兵家里进行走访。

  赵顺德爷爷是1924年出生,曾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淮海战役,三次为抗美援朝送新兵参战。他不仅是退役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退伍回乡后,还曾担任了四川合村党委书记,始终保持着退伍不褪色的艰苦奋斗精神,着力于改变村民们的生活现状,随时帮助村民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他访贫问苦、真心为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四川合村民们的一致好评,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做贡献。

  沿着田埂小路,同学们一行人来到赵顺德爷爷家中。老人住的是老木宅,古老简朴,四处透着厚重沧桑,那块高高悬挂、印有“光荣之家”的古铜色牌匾却格外显眼。赵顺德爷爷今年98岁,虽头发花白,但依然步伐稳健,同学们的到来让他更是精神抖擞,满面红光。老人家思维活跃,也很健谈。赵爷爷端坐在木椅上,保持着军人的坐姿,面带微笑,同学们围坐在赵爷爷身边,倾听着那段发生淮海战役里的红色革命故事。

  赵顺德爷爷参加淮海战役时年仅22岁。“那个时候,我们的队伍在山脚驻扎,国民党就在山顶,国民党的飞机物资空投下来,就落到了我们驻扎的地方。”赵爷爷回忆到。“因为敌人的飞机在头顶飞来飞去,炮弹一排排地落下来,受伤的战士越来越多。”赵爷爷掀开裤腿,露出几道旧伤疤,那是他在参加淮海战役时留下的。赵爷爷说,这是他身上永不褪色的勋章。当时他右边小腿被子弹射穿,鲜血浸湿草地,但还是忍痛坚持战斗。

  回忆的闸门一打开,老人很是激动。他说,“那时候很苦,没有大米吃,只能吃红薯;没有厚衣服,只能在寒冬中互相依靠着取暖;也没有汽车,后勤就用骡子运粮食,后来粮食和骡子都被敌人炸掉了。”“那个时候您怕不怕”,有同学问到。老人家很爽朗地笑了,他说,“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上了战场就不晓得什么叫怕了,只知道打仗要勇敢,只晓得往前攻!命令一下,战士们没有一个畏缩的。”

  赵爷爷在讲述自己参军入伍的故事时,脸上透露出坚定的神情。同学们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老人家把大家带回了那个浴血奋战、硝烟弥漫的年代。

  “此次走访慰问淮海战役退伍百岁老兵,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主题课。握着爷爷的手,这种直击内心的触动是仅读书所不能拥有的,爷爷的经历让我切身地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坚定自己的初心,不忘来时路,走好未来道,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同心同向。”团队成员们交流表示道。他们表示,正是因为无数像赵爷爷一样的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更加坚定革命理想与信念,锻炼过硬本领,珍惜当下,加强理论学习,强化自身素质,锻炼过硬本领,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无悔青春,不服时代。

  “现在大家都幸福了,祖国上下实现了脱贫,贫困户基本完成摘帽,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也感谢你们的到来,我生活很好,现在年纪大了,你们要好好学习,未来的希望都在你们大学生身上。”他希望,作为国家培养的公费定向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应将红色故事继续说给学生听,让革命基因得以传承,让红色血脉得以赓续。

  离开时,赵顺德老人很是不舍。衣着朴素的他,眼里泛着泪光。他没有给队员展示所得荣誉,但门口晾晒着几件泛黄的短袖却在阳光底下熠熠发光。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通讯员:黄检 王喜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