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冈市新泽村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他蹲做在田埂上与村民谋划产业,坐在村部桌前伏案撰写规划,或是化身“和事佬”调解矛盾。他是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师、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员章广志。自2023年5月驻村以来,他扎根基层、深入学习,以“法治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有力推进开展“党建+法治+产业”帮扶模式。他牵头推进组建“法律明白人”志愿服务团队,为村民开展“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专题讲座。针对留守儿童多的问题,他联合高校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开设防溺水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等课程,推动村校共建“法治教育”。在产业帮扶中,他协助“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集体年收入增长近4倍。2023年、2024年,章广志获评“驻村优秀队员”。
图为章广志在村15组李大姐家旁,访谈村民们谋划庭院产业“农家乐”的情况。
建章立制强基础,绘就发展“施工图”
作为高校教师,章广志深知制度建设是乡村治理的基石。驻村的第一个月,他牵头修订《新泽村村级制度汇编》,涵盖党建、村务、产业等板块30项制度,让村级事务管理有章可循;在参与制定《新泽村乡村振兴帮扶规划(2023-2025年)》工作时,他广泛开展走访调研20余次,“帮扶规划”成为了新泽村发展的“路线图”。
为积极推动规划落地见效,他将帮扶任务细化到月、责任到人,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机制,形成了《乡村振兴工作进度管理表》。作为《乡村振兴工作月简报》主编,他编发22期月报,收录300余条工作动态,成为向省市县三级汇报交流的窗口。
产业富民促增收,激活经济“新引擎”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支撑。在200亩油茶基地、冷库建设、法治广场土地流转、产业帮扶车间租赁等乡村振兴项目中,他既是“监督员”又是“协作员”。一方面,审核超过30余份相关法律合同或方案协议,保证每日巡查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参与协调并搭建司法局、联络律师事务所来村法律咨询与宣讲的桥梁,参与助力帮扶村“新泽兴”商标注册。村民们都说“章老师是会‘算经济账’的驻村干部。”
构建起校地协同发展的新型助农模式。章广志作为湘警职业学院教师,紧紧依托学院这一强大后盾,搭建“警院+新泽村”助农平台。全程监督采购确保产品质量,确保农家红薯粉条、家禽牲畜生鲜等农产品安全。两年来助销近3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显著增长。
情系民生解民忧,架起党群“连心桥”
驻村两年,章广志化解矛盾纠纷5起,提供法律咨询20余人次,成了村民的“法律管家”。2024年3月,村民周某因建房土地纠纷与邻居发生争执,章广志发挥法律专长,联合村委干部3次上门调解,现身说法促成和解;8月,村民黄某医疗赔偿遇困,他全程跟进,助其获得赔偿款。他将工作队化解民忧事项及改善情况,在湖南法治报发表文章《法治引领乡村振兴》,展现了法治在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效。
为筑牢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他连续多年协调对接湘警职院“三下乡”团队,开展“暑期法治课堂”“亲情连线”等活动,惠及80余名儿童。2024年暑假,他带领志愿者开设防溺水、防欺凌等课程。
法治赋能强治理,筑牢振兴“法治基”
推动法治元素融入乡村建设。在法治广场设计文化长廊,设计制作块宪法、民法典、电信反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栏;探索“法治+德治+自治”模式,他协助修订了《村民自治章程》,培养12名“法律明白人”,号召组建党员普法队,开展“法治夜话”8余次。
图为章广志与17组党员代表“法治夜话”推进石珠江美丽院落打造。
驻村700余天,章广志在党务专员、项目监督、普法讲师等角色间切换,足迹遍及全村47户脱贫户。如今的新泽村,油茶林漫山遍野,法治广场笑声朗朗,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累计将突破400万元。青春无悔献基层,书写时代“答卷人”。章广志严格坚持实地走访农户,记录的4本驻村日记里写满:“乡村振兴无小事,每一件都连着群众幸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