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成背景调查途径 或成求职新杀手
http://itpx.eol.cn 来源: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2011-07-28 大 中 小
人们原本仅打算与亲友分享的个人信息,如今已成为一颗埋在未来雇主身边的 “定时炸弹”。一些新兴的网络调查公司,可以将你过去几年在线活动的信息事无巨细地呈现在雇主面前。
通过谷歌和LinkedIn“偷窥”求职者的过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这与Social Intelligence提供的“网特”服务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这家成立不过一年的新兴企业可将过去7年中求职者的在线活动事无巨细地呈现在雇主面前。网络背景调查究竟是对谷歌式偏见的纠正,还是对求职者隐私权的侵害?关于这个问题,双方至今仍是各执一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最大的幕后“黑手”便是不断崛起的社交媒体。
“我们不是网络侦探。”Social Intelligence公司CEO马克斯-德鲁克解释道,“我们所搜集的均是如今在网上公开的信息。”所谓的“公开信息”除了职业奖项、慈善活动之外,更多的是种族主义言论、对武器或炸弹的公然展示、吸毒或暴力活动等不良记录。
那么,网络背景调查将对我们的求职之路产生怎样的影响?据马克斯介绍,一位求职者因被发现通过免费分类广告网站搜寻强力止痛药奥施康定而功败垂成;一位女性在申请某医院职位时遭遇网络版“裸照门”,最终被拒之门外;因反犹及种族主义嫌疑而踩到高压线的求职者亦不在少数。例如,一位候选人在Facebook发表评论称:“这里是美国。我用不着按1号键来选择英文。”这是否意味着他将对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同事“另眼相看”?
近三分之一的信息来自Facebook、Twitter、MySpace等主流社交媒体,更多的负面信息则是对小型社交网站进行深度搜索的结果,其中多数重磅炸弹来自用户上传至网站的照片与视频。“色情照片及视频的露骨程度简直令人匪夷所思。我们看到用户对武器的公然炫示以及许多非法活动。滥用药物的图片更是不计其数。”据马克斯回忆,一位求职者将多张以大麻温室为背景的自拍照上传至Facebook空间,另一名男子则用整整15页图片来展示自己的枪支收藏——其中包括一支突击步枪。
人们原本仅打算与亲友分享的个人信息,如今已成为一颗埋在未来雇主身边的 “定时炸弹”。一些新兴的网络调查公司,可以将你过去几年在线活动的信息事无巨细地呈现在雇主面前
通过谷歌和LinkedIn“偷窥”求职者的过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这与Social Intelligence提供的“网特”服务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这家成立不过一年的新兴企业可将过去7年中求职者的在线活动事无巨细地呈现在雇主面前。网络背景调查究竟是对谷歌式偏见的纠正,还是对求职者隐私权的侵害?关于这个问题,双方至今仍是各执一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最大的幕后“黑手”便是不断崛起的社交媒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