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京邮电大学:突破!教育部项目+4
2025-04-10 15:22:00
南京邮电大学

  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发布了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

  南京邮电大学战邮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基地(负责人: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郭宇锋)入选“2025年度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

  南京邮电大学创建艺术疗愈空间,点亮学生心灵之光(负责人: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陆晓花)入选“2025年度教育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

  南京邮电大学“百龙进百校,大手拉小手”助力大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负责人: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董军)入选“2025年度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

  南京邮电大学“小豆芽”辅导员素养提升工作室(主持人: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艳丽)入选“2025年度教育部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

  南京邮电大学战邮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基地入选“2025年度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

  战邮,战时邮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历程中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是中国邮政和通信事业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新中国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铸就了“忠贞不渝、使命必达”战邮红色文化内核。

  南京邮电大学战邮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基地成立于2002年,以学校办学旧址——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东甘霖村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故地为建设起点,历经20余年建设,现已建成战邮红色文化“根魂故地”(山东办学旧址)、战邮红色文化教育场馆(校史馆)、战邮红色文化信息场馆(通信展览馆)、战邮红色文化邮政场馆(邮政文化馆)、战邮红色文化户外教育场地(战邮广场)等场馆群组成的综合性红色文化弘扬基地。

  基地深入实施红色校史育人“十个一”工程,探索以“建师资、建教材、建课程、建场馆”为要义和以“进培养方案、进理论课堂、进实践基地”为主体的“四建三进”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校史馆、通信展览馆、邮政文化馆等成为日常思政教育“打卡点”,以AR技术再现战邮先辈报国场景《烽火邮情—千里走单骑》纳入思政课教学“主渠道”,“重走南邮路”主题实践活动成为南邮师生专属“行走的思政课”……“战邮红、信息蓝、邮政绿”等育人理念深入人心,南邮师生心中深深烙下“根正苗红、信息报国”的家国情怀,学校被社会各界誉为“华夏IT英才的摇篮”。

  下一步,基地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战邮红色文化发掘、保护、利用、研究等工作,传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基地打造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平台。

  南京邮电大学创建艺术疗愈空间,点亮学生心灵之光案例入选“2025年度教育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

  艺术疗愈是一种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可以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元素有效聚合起来。2013年,学校探索将艺术元素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陆续组织专职心理咨询师接受艺术治疗相关培训。2019年,根据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以绘画、手工、沙盘、舞动、音乐、卡牌和身体觉察等形式,设计出不同主题的艺术疗愈团体,覆盖学生关切的焦点问题(大学适应、自我探索、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生涯规划、时间管理、压力应对、情绪疏导、创伤疗愈和毕业离别等),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系统式和结构化的“心灵之光”艺术疗愈活动体系,形成了包括艺术疗愈心理健康讲座、艺术疗愈个体心理咨询、艺术疗愈团体心理活动和艺术疗愈集体艺术创作等艺术疗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023年,学校规划设计专门的艺术疗愈中心。2024年,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建成包括艺术疗愈室、音乐疗愈室、沙盘疗愈室、阅读疗愈区和生态疗愈区在内的艺术疗愈中心,占地三百余平米,进一步推动活动开展与空间运用充分融合起来,建成了一个丰富、实用而独特的艺术疗愈空间。

  南京邮电大学“百龙进百校,大手拉小手”助力大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案例入选“2025年度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

  “百龙进百校,大手拉小手”助力大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项目依托江苏省中华龙狮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及省级一流课程,开展“百龙进百校,大手拉小手”活动,通过数字赋能构建“一体系四环节四场景”教学模式,形成“双导师三基地四平台”育人机制。近年来辐射全国5省103所大中小学校,累计培养龙狮爱好者8000余名,并与23所大中小学校签订龙狮文化基地建设协议。在活化非遗技艺的实践中,项目深度诠释新时代龙狮精神,以“爱国、崇礼、忠义、奋斗、团结”的龙狮精神铸魂育人,将传统文化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度融合,引领大中小学生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凯歌前行。

  构建“1+5+3”“百龙进百校,大手拉小手”一体化思政教育模式,凝练一套“中华龙狮道”理论,围绕“教、演、创、传、健”五大环节,形成“输出演出、输出培训、输出课程”三个输出,组建百人龙狮志愿者团队,依托高雅艺术进校园、美育浸润计划、支教团、社会实践等项目走进大中小学校,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被感染、真触动、受震撼,不断增强对民族、国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南京邮电大学“小豆芽”辅导员素养提升工作室入选“2025年度教育部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

  “小豆芽”辅导员素养提升工作室秉持“育德育心,育己育人”的核心理念,聚焦“正能量、管得住、用得好”,着力构筑共建共享、同向同行的高校网络育人格局,打造全国辅导员学习成长共同体、育人育才共同体,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发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4月,2022年入选首批江苏省高校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2024年入选首批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2025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为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艳丽,团队现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最美高校辅导员”等核心成员15人。近年来,团队成员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思政荣誉68人次,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7篇。工作室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构建前辈领航、朋辈互助、同行交流平台,打造了“深耕学堂”、“小豆芽”微课堂、“小豆芽”名师讲堂等系列育人品牌,受邀录制辅导员素养能力提升培训课程,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大数据赋能平台推广学习,工作成效被多家媒体报道。

  学校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不断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提质升级,在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一使命任务上交出南邮答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2025-03-06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