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校长陈发棣为你打call: 来南京农业大学,领跑现代农业赛道!
2025-05-21 14:01:00
南京农业大学
万物向阳处,小得盈满时
5月21日正值“小满”时节
亲爱的高三考生们
你们即将迎来高考的重要时刻
这一场奋斗与拼搏的书写
是你们人生长卷的起笔
2025年5月21日,正值小满时节,也是距离2025年高考的17天。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为同学们送上诚挚祝福,“未来农业大有可为!来南农,领跑现代农业创新赛道!”
南京农业大学
始自1902年创办的
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
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
123年来,先后为国家输送了
30多万名优秀人才
走出了66位院士
卫岗校区
陈发棣校长介绍
南农既有钟山挺秀的风骨
也有长江奔涌的壮阔
这里创办了
中国第一个四年制农业本科
也倡导了全国“新农科”教育改革
滨江校区
2025本科招生亮点抢先看
亮点1:学校2025年招生计划总量增加,更多考生有机会进入南农学习。
亮点2:2025年,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建设专业,继续纳入部分省份本科提前批次招生。
亮点3: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联合设立密西根学院,今年将在部分省份启动本科招生,招生专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最强报考南农理由
陈发棣校长表示:
同学们,选择南农
就是站在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潮头
未来农业大有可为
等着你们破解的
是动植物基因的生命密码
等着你们探索的
是农业与健康的创新链条
等着你们领跑的
是AI+农业的全新赛道
等着你们担当的
是青春肩膀上的强国重任
  来南农学什么?
1、ESI学科“双万”高校 今年新增2个专业
2025年学校新增生物育种科学、机械工程2个专业,现有71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农科专业和计划数占25%左右,经济管理类专业占23%左右,工学类专业占29%左右,呈现本科教育综合型。
  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前万分之一,环境生态学进入前千分之一。目前全国拥有ESI学科“双万”的高校共有12所。
  2024年,学校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全球最佳农业科学大学”排名位居第6。2025年,QS世界大学“农业与林业”学科排名全球第14位、内地高校第2位。
2、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 推行灵活转专业机制
学校拥有3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卓越农林计划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为适应研究型大学建设要求,对于高质量生源,学校专门设立了一些拔尖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特区,包括金善宝书院(设有植物科学、动物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五个实验班)、生物学基地班、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生物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班等,部分学生有机会进入贯通培养渠道。学校开放转专业,学生可多次选择。
3、“一站式”国际交流服务 共享世界一流大学优质资源
  为推进国际化校园建设、落实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校合作,先后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所境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保持着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交流访学”“本科双学位”“本硕双学位”等数十个赴境外长短期交流项目,倾力打造“境外学习项目超市”,并提供“一站式”国际交流服务,助力南农学子共享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学资源。
南农学子毕业做什么?
多元渠道助学子成才就业与升学质量“双优”
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以及教育等行业。
  近47%本科生继续深造,国内深造学生中90%以上至双一流建设高校及科研院所。出国(境)深造比例逐年提升,留学高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康奈尔大学、瓦赫宁根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高校。
在南农
生物育种筑牢大国粮仓
智慧农业重塑未来图景
绿水青山装扮美丽中国
花果飘香助力乡村振兴
陈发棣校长鼓励考生:
“逢小满、立大志
期待金秋时节
我们相约南农、共启新程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