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逐梦太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追星”学霸:参与天文科创项目,上岸中国科学院
2025-07-02 14:45:00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日前,天问二号启程“追星”,开启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这不仅是中国航天向太空挺进的又一壮举,也为无数怀揣科学梦想的青年点燃了激情。在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就有众多热衷“追星”的优秀学子,他们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勇于探索、逐梦星辰的青春担当。

图片

图源:新华网

图片

逐梦星空:成贤学子的天文科创实践

  来自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202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陈柯睿,于2023年6月申报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问二号任务小行星探地雷达地表和内部回波模拟》大学生科创项目,并积极投身相关模拟研究工作。

图片

该项目主要是根据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相关参数,通过四个步骤模拟真实的小行星探测环境及流程

  参与小行星探测仿真研究的宝贵经历,不仅让陈柯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天文梦想,还推动他通过不懈努力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天文台天文技术与方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让理想照进现实。

图片

陈柯睿赴南京大学左涤江天文台参观学习

  在东大成贤电计学院,像陈柯睿这样热爱天文宇宙的学子并非个例,学院有7名学生先后立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大学生科创项目,陆续参与了中国天眼工程FAST、火星图像特征提取等天文科创项目,已有4名优秀学生先后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技术与方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名学生攻读天文技术博士,成为天文技术交叉学科的生力军。

   2024年,电计学院还发起成立了校天文爱好者协会,吸引全校80余名学子加入其中,共同关注宇宙奥秘、投身科学实践,在全校掀起天文探索热潮。

图片

成贤学子参加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科创项目

沃土育才:电计学院的创新培养体系

  一个个优秀学子涌现的背后,离不开东大成贤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这方沃土的滋养。

  学院下设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均是学校最早成立的系科之一。据此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7个专业。

  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均顺利通过江苏省教育评估院组织的“江苏省独立学院专业综合评估”,并获评星级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东南大学ESI世界前1‱的计算机优势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同样依托东南大学相关资源进行人才培养,为莘莘学子打造优质的成长平台。

  今年,电计学院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新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工程两大前沿专业,致力于培养国家亟需的高新技术领域人才。

图片

  近年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深化产教融合,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以“项目驱动、实践育人”为培养理念,引导学生将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前沿的工程实践深度融合,全力营造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科研氛围,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完善的培养之下,成贤学子得以全面发展,在全国大学生电子竞技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近三年毕业生录取国内外高校研究生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5%左右,就业前景广阔。

图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2届毕业生邹乾一

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天文台硕士研究生

图片

软件工程专业2024届毕业生黄嘉嘉

考取南京审计大学硕士研究生

  未来,期待更多热爱科创钻研的学子走进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用代码编织梦想,用技术点亮未来,书写属于你们的精彩篇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