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在民兵方阵头排,有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兵来自南京传媒学院,她叫崔佳宁,是南京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新闻2班学生,她和来自全国的352名民兵一起,雄赳赳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阅兵式一结束,她就给辅导员闫浩发来了一段话:“我特别激动,特别自豪!刚刚作为民兵方队的一员,走过了天安门广场。我的鞋底还沾着长安街的尘埃,我的胸膛还回荡着擂鼓般的心跳,我的眼中还闪烁着难以平复的泪光。此刻,我最想对大家说:这双曾经在图书馆翻阅书页、在课堂上做笔记的手,今天做为了受阅队员,向祖国敬了一个最庄严的礼!”
崔佳宁,河南新乡人,2000年2月生,中共党员,2017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现南京传媒学院),任2017级新闻传播学院4班班长,获得“优秀班干部”称号。2018.9—2023.9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期间荣获“优秀义务兵”一次、“四有”优秀士兵两次,嘉奖两次。2023.9返校继续完成学业,获得2023-2024学年“三好学生”。现就读于南京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新闻2班。
谈起崔佳宁,新闻传播学院的很多老师都有深刻的印象。曾经教过她的姜圣瑜教授说:“崔佳宁同学特别好学,总是会提各种问题,她的思考很深,新媒体的素养很高,她的动手能力也很强。”
辅导员闫浩说:“崔佳宁同学从部队到学校继续学习后,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人热情,乐于帮助同学,学习也非常刻苦,在各方面都能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今年春天,崔佳宁接到家乡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人武部的协调函,希望她能参加一项重大任务。当她了解到这项活动与阅兵活动有关,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今年2月,她到了山东参加集训。经过4轮的选拔淘汰,3次极为严格的考核,她最终入选进京训练方队,踏上了极为艰苦的训练之路。
崔佳宁说:“虽然我参过军,在部队也进行过队列训练,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是万众瞩目,必须要交出最完美的答卷。训练强度非常大,要求特别高,没有强大的意志与坚韧的精神,是坚持不下来的。”
崔佳宁说,这两百多个日夜的训练,让我对“精准”有了全新的认识。为了达到“米秒不差”的标准,我们在训练场上用尺子量步幅,用秒表卡时间,每个动作都要重复上千遍。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专业课学习——每一个镜头的拍摄,每一句采访的话语,何尝不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
(左面排头第一个为崔佳宁)
队列训练,不仅要求严格,也非常艰苦,不管刮风下雨,不能间断。有时要训练到凌晨,才能休息。由于高强度训练,崔佳宁的两个膝盖出现疼痛,训练时,她忍住疼痛,别人丝毫不看不出来。身高168的她,刚进训练营时58公斤,几个月下来,整整瘦瘦了8公斤。
崔佳宁说:“想到革命先烈们,曾经抛头颅洒热血,吃了多少苦头,才让我们今天的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吃这点苦算得了什么呢?”
(与战友合照,右边为崔佳宁)
崔佳宁说,与国庆阅兵的“庆祝”主题不同,今次阅兵突出“纪念”与“传承”。以战斗着装在阅兵中亮相,既是对先烈的缅怀,也让军人的形象更加立体、威武,表明中国军队“时刻准备着”。过去,我对抗日战争历史了解得不够全面、详细,通过这次阅兵,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在抗日战争中,民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次民兵代表来自全国15个抗日根据地,我来自河南,作为当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代表,我感到十分自豪。
问起收获,崔佳宁说,参加这次阅兵,收获真的是太大了,有了这次艰苦的训练,以后吃什么苦,也能坚持下去。此外,就是对团结作战有了新的认识。 她说:“当我在长安街上接受检阅时,我深深体会到:个人的完美不是真正的完美,团队的卓越才是真正的卓越。方队352个队员,只要有一个人出错,整个队伍就会失去整齐划一的美感。这就像我们的班级乃至学院,需要每个团队成员精益求精、密切配合,才能取得佳绩。”
崔佳宁在说,参加这次阅兵,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财富。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方阵”中的一员。课堂就是我们的训练场,考场就是我们的阅兵场。我们现在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掌握的每一项技能,都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我们把“阅兵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用分秒不差的精准对待每一堂课,用毫厘不差的严谨对待每一个实验,用团结协作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团队项目。相信当我们走出校门时,一定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走出这个时代最漂亮的“正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