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底蕴:依托强校优势,学科根基扎实
国际经贸学院成立于2003年,
始终坚持 “质量、品牌、龙头、高峰” 发展理念
深入实施 “人才汇聚、专业融合、开放创新、特色精品” 四大核心战略
学院不仅是江苏高校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应用经济学)的召集单位,还是学校应用经济学博士点承办单位,构建了覆盖博士、硕士、本科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学院拥有硕士研究生243人,博士研究生29人,博士后1人,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显著的规模与质量优势。
二、学科建设:多学科协同发展,实力稳居前列
学院以应用经济学为核心,构建了 “博士 - 硕士” 贯通的学科培养体系,各学科方向特色鲜明、实力突出:
学科排名亮眼
应用经济学学科在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4名(前7%),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为研究生学术深造提供了优质土壤。
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4名
学位授权完备
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聚焦开放经济、服务经济贸易等前沿领域;学术学位硕士涵盖应用经济学(含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含大数据与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企业运营管理、复杂生产系统智能优化方向)两大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设国际商务硕士(MIB),精准对接行业需求。
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方向)博士点:
2022年获批授权,2023年起全国招收学术型博士生,设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三方向,现有在读博士生22人、博导6人,教师100% 有博士学位。博士点旨在培养具家国情怀、扎实经济理论基础,能对接国家战略、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创新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学科优势显著,成果突出,博导团队含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近3年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发表多篇权威期刊论文,相关成果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方向)
2003年获全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起招产业经济方向研究生,2021级起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招生,设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三个方向。学位点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95%教师有博士学位,旨在培养具大财经视野,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能从事学术研究或经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近三年累计毕业硕士108人,平均就业率超95%,毕业生多就职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分进入知名院校攻读博士。
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方向)
2006年获批硕士授权点,2007年起全国招生,设区域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与区域发展、城市群与空间经济三个研究方向。学位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教师100% 拥有博士学位,旨在培养具大财经视野,掌握区域经济专业知识,能从事学术研究或经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近三年累计毕业硕士40人,平均就业率 100%,毕业生多就职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分进入知名院校攻读博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2020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设大数据与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企业运营管理、复杂生产系统智能优化方向,聚焦供应链和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学科依托电商系年轻师资,授课教师均毕业于知名高校,现有专职硕导5人;近5年获批国家自科/社科项目6项,获江苏省“双创博士”5人,发表国际ABS三星及以上期刊论文30余篇,入库中国管理案例中心案例6篇。2023年首届8名硕士毕业,去向为升学985高校及入职企事业单位、外企。
国际商务硕士(MIB)
201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0人,教师100% 拥有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国经营管理、国际投资管理、国际商务营销。本专业以 “夯实经济学理论基础,强化商务应用环节” 为目标,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职业型国际商务专门人才,要求学员具备良好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通晓经济商务理论,掌握国际商务知识、分析决策及实践技能,且外语水平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强。毕业生多就职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经济相关行政机关、教研机构及公司。
三、师资力量:名师荟萃领航,科研成果丰硕
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保障,国际经贸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突出。
师资结构优质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3人,博士、硕士占比高达98.6%,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比57.3%,27人拥有海外留学或访学背景。其中,16人次入选高层次人才计划,包括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宣传部 “四个一批” 人才、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江苏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社科英才等。同时,学院拥有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开放经济与产业发展)、“国家级教学团队”(贸易经济专业教学团队)、“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 等优质教学团队,余泳泽教授还获评 “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提名”,为研究生学术成长提供专业指导。
教授风采
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开放经济与产业发展)
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
余泳泽教授获评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
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科研成果斐然
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0 余项(含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 项教育部重大项目),承担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课题70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等国内外顶级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斩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二等奖等科研奖励20余项,部分咨询报告还获得国家及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为国家与地方国际经贸领域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人才培养:理论实践融合,就业深造双优
学院始终坚持 “理论与实践并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 的培养理念,构建科学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培养模式创新
积极推进校内校外 “双元融合”,累计设立多个实践基地与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产业教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要素深度融合,为研究生搭建优质社会实践平台;开设国家级一流课程5 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金课3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全英文精品课程1门,拥有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教材4部,课程体系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导向。
国家级一流课程——杨智华团队《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英语)》
竞赛成果突出
研究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表现卓越,多次在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案例大赛等赛事中获奖,学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就业深造亮眼
学院贯彻 “全员、全程、全方位” 就业服务理念,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以上。毕业生就业去向广泛,涵盖国家机关(如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近年来学校毕业生考取国家税务总局系统人数逐年递增,2024年录取145人,全国高校排名第5、江苏省第1)、知名跨国公司、外贸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证券公司国际投行部等)及专业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同时,约20% 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或进入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或赴海外知名院校攻读博士学位,学术道路持续进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