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由淮阴师范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省涟水中学、淮安市 新安小学等“全国文明校园”联合发起的研学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通过校际协同、馆校联动,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平台,百名师生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完成红色基因与职教创新的深度对话。
追寻先贤足迹 感悟职教初心
活动第一站,研学团参观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展览馆,在场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和实景复原,深刻感悟黄炎培“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职教理念,以及他投身抗战救国的家国情怀。
体验职教魅力 激发创新梦想
在青少年职业体验创新中心,学生们沉浸式感受了职业教育的科技魅力。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无人机操作等8大体验区吸引了研学团成员们的踊跃参与。
老师们还参观了学校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包括航空发动机实训中心、智能制造综合实训中心(西门子智能制造学院)、先进数控技术实训中心(北京精雕学院)、新能源汽车综合实训基地(比亚迪精诚英才培育中心),深度了解职业本科院校“教、学、做、研、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跨境电商实践创新基地,了解学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以及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商贸学院与东海文旅集团合作打造的“非遗出海”项目推广情况。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纪海波强调:“创办全国首家公办青少年职业体验创新中心的初衷,是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要求,并依托学校作为全国唯一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双创学院,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做出贡献。同时,通过建设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专业体验区,推动青少年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促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
赓续红色血脉 共绘育人蓝图
此次红色研学活动的结业仪式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双创大楼创业礼堂召开。江苏省委宣传部文明培育处一级主任科员李修福,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宣传处)三级主任科员康卫敏、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局副局长陈婷婷出席闭幕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浦黄忠致辞,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赖海燕总结讲话。会议由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刘畅主持。
浦黄忠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基因的寻根之旅,更是一堂跨越时空的“大思政课”。他提出,同学们一要用信仰高举南京与淮安的精神丰碑,唯有铭记历史,方能坚定前行;唯有传承精神,方能永续薪火;二要通过四校联动维系共同的红色根脉,两地五校有着共同的红色文化传承,是最深沉的精神密码,更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源泉;三要以奋斗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接力传承红色基因,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赖海燕指出本次研学活动主题鲜明,安排丰富,形式多样,同学们能在沉浸式体验和实践大课堂中,追寻先辈足迹,感悟信仰力量,真正做到行有所悟、学有所获,达到了研学活动的预期效果。她希望5所学校能以研学活动为载体,利用红色资源,通过微课堂、视频对话、寻访体验、报告研讨等多种形式上好思政课,并探索建立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联盟,共建共享思政教育资源,建立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新经验新成效。
与会嘉宾向师生代表颁发结业证书,并共同观看了研学活动掠影。学生代表淮阴师范学院朱晓轩、淮阴师范学院杨汉希、江苏省涟水中学谷梦婕、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钱静分享了自己的研学体会。
本次研学活动,大中小学生还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市档案馆、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涟水保卫战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抗战胜利纪念馆,听革命老兵和大学老师讲思政课,并开展了以“青少年如何传承革命精神”为题的交流研讨。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将进一步整合红色资源与职教特色,以红色资源为纽带,以职业教育为特色,通过大中小学“手拉手”的互动形式,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从“课堂说教”到“实践感悟”的升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职教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