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琼在致辞中表示,微专业建设是响应教育部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智能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微专业并非普通课程,而是一场为期一年、对标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实战练兵”。她提到,课程将紧密结合企业真实案例与竞赛项目,帮助学生锤炼硬核技能,实现“以赛促学、以产促教”,她鼓励学生将所学服务于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振兴吉林贡献青春力量。

孙凤章作为企业代表发言时表示,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微专业是破解企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支点。企业将开放数据分析与JAVA全栈开发实战平台,推动能力认证与职业指导,助力学生从“代码实现者”升级为“业务解读者”。他提到,可视化能力已成为就业竞争中的“破壁利器”,掌握数据表达工具的人才在面试与职场晋升中优势显著。
微专业班导师唐昌华代表教学团队郑重承诺,将围绕“倾心服务学生、带领竞赛实战、强力促进就业”三大核心开展工作。通过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组织小组互助、参与数据分析竞赛等方式,确保每位学生学有所成。课程将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并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指导、实习推荐等一站式就业服务,搭建从学习到职场的坚实桥梁。
微专业首期学员龙上游同学结合自身辅修工商管理的经历,分享了“专业融合、技能进阶、未来赋能”的学习体会。她提到,微专业与辅修相结合,帮助其构建了“数据价值转化力”与“技术决策领导力”,使其在传统技术岗位与新兴数据驱动型岗位中均具备竞争力,真正实现“既懂代码逻辑,又通商业规律”。
为强化对学员的个性化培养与全过程指导,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微专业学员配备了班导师,并现场颁发了聘任证书。班导师团队由具备丰富竞赛指导与行业经验的骨干教师组成,他们将深度参与学生的项目实践与备赛过程,重点围绕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进行针对性辅导。同时,班导师还将承担起职业规划师的角色,从技能提升、项目经历积累到简历优化、就业推荐,为学生提供“一人一策”的成长支持,切实发挥连接课堂与职场的关键纽带作用。

签约式上,王增宝与孙凤章共同签署校企定制班合作协议。
郅明铭向吉林省骏晟科技有限公司授予“全栈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培训基地牌匾,标志着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就业输送等方面的合作全面启动。

本次微专业开班与校企定制班签约授牌仪式的成功举办,是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课程实战化、项目企业化、成长协同化,校企共同构建“实习+就业”一体化育人机制,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