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就业榜样 青春力量 |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展播(第二期)
2025-10-20 11:20:00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扎根基层沃土

  淬炼别样青春

  ——记法学院2021届毕业生张溪峻


  人物简介

  张溪峻,女,汉族,中共党员,2021届法学院毕业生。在校期间曾任校团委第十八届学生副书记、法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等职,荣获吉林省“十佳百优”大学生、长春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优秀标兵等30余项奖项。毕业当年,她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优异成绩通过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基层选调生,现任某边境小镇人民政府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四级主任科员。

  实践砺能,厚植基层情怀

  在校期间,张溪峻积极担任学生干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2018年,她参加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她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通过努力,在省市禁毒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扎根边疆,实干诠释担当

  毕业后,她选择成为一名基层选调生,来到边境小镇,扎根基层。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她没有退缩,而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她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带领村民抗洪救灾,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信任。三年内累计入户走访718人次,走访慰问村内重点人群36次,为村民解决外出就医、产品滞销和土地纠纷等实际问题42个。参加工作后,学校老师始终关心着她的成长动态,给予她支持,怕她不适应乡镇的工作,怕她远在他乡需要帮助。

  三年多的基层工作经历,让她从一名青涩的大学生转变为一名成熟的基层干部,实现了自我的成长和价值。

  成长启示:基层是青春最好的舞台

  张溪峻的成功并非偶然。她的选择源于对自身价值观的坚守和对基层工作的深刻理解。基层工作意味着面对艰苦的环境和复杂的问题,但她凭借扎实的法学知识、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功应对了各种挑战。她的故事启示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基层需求,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张溪峻的基层工作经历充分展示了青年学子在基层的广阔天地。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基层不仅是锻炼能力的舞台,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她的成功在于她能够将专业知识与基层需求相结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不断挑战自我,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面对基层工作,张溪峻为何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答案在于她始终坚守初心,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她勇敢地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刻的你可能质疑为什么乡镇生活听起来很枯燥乏味,她还会选择考公?

  “因为你有得知真实基层的权力,知道过后还毅然决然地选择投身基层,才会得到那份只属于你的坚守。在你能够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你也会明白我的这份坚守是为了什么。”

  寄语学弟学妹:找准方向,勇敢前行

  做好充分了解确定考试方向。了解考试题目难度,在国家公务员网和有意向的省份公务员网站查看往年是否有本专业可以报考的岗位,参考录取分数

  要珍惜应届生身份。因为在国考和省考期间很多岗位只针对应届生,大家的基础知识差距不大,岗位选择多、机会多,竞争压力相对来说较小。如果是中共党员、学生干部乡镇机关选调生也是很好的选择。

  开始备考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公务员考试一般分为行测和申论两个部分,也因为岗位不同常规分为甲乙两级试卷、公安等岗位还需通过体能测试。行测题目数量略有差距,甲级申论较难。在校期间的理论知识学习会为申论撰写打下了基础,多看新闻多阅读好的申论范文也是拿分的途径。

  张溪峻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在校大学生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更展示了青年学子在基层的广阔天地。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坚守初心,勇于挑战,我们都能在基层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