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任导师,搭建实践育人桥梁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王雨印代表学院,为剪纸领域专业人士孙立荣颁发教学实践导师聘书。这一举措,标志着学院在劳动教育与实践育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学生们搭建了与专业大师近距离学习的优质平台。

  秦海雷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聘任孙立荣老师为教学实践导师,是学院积极落实劳动教育要求、精心搭建实践育人平台的重要体现。希望通过专业导师的引领,引导学生们将劳动精神深度融入专业学习,在非遗传承的劳动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能、锤炼品格,成长为兼具深厚文化素养与扎实劳动能力的新时代艺术人才。

  专题讲座,探寻非遗文化奥秘
  教学实践导师孙立荣以“熏样剪纸的历史与应用”为主题,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她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大量的实践积累,结合珍贵的史料图片与精美的实物作品,从熏样剪纸的起源娓娓道来,系统且清晰地梳理了这一非遗技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

  在讲解过程中,孙立荣老师着重阐释了熏样剪纸技艺背后所蕴含的劳动智慧。她提到,一张精致的熏样剪纸,从精心挑选纸张、巧妙绘制图案,到精准熏制定型、细致精细裁剪,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劳动者的心血与汗水,充分考验着创作者的耐心与专注。
  为了让师生们更直观地感受熏样剪纸的魅力与价值,孙立荣老师还展示了该技艺在传统民俗装饰、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等领域的丰富应用案例。讲座现场,学生们被深深吸引,围绕技艺细节与劳动实践意义踊跃提问,孙立荣老师则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现场互动氛围十分热烈。

  实践操作,体验劳动创造之美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一同前往学院党团活动室,开启了充满趣味的剪纸实践学习环节。孙立荣老师从最基础的握剪姿势、常见基础纹样裁剪等入门技巧入手,亲自为学生们进行示范,并手把手地指导大家操作。

  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拿起剪刀与纸张,全身心投入到动手实践中。有的同学反复练习“锯齿纹”“月牙纹”等基础纹路,在不断试错中努力提升操作熟练度;有的同学则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大胆尝试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剪纸创作,展现出独特的创意与灵感。

遇到难题时,大家积极交流、互相帮助,或向孙立荣老师虚心请教,或与同学分享经验。在浓厚的劳动实践氛围中,一张张普通的纸张在同学们的巧手下逐渐蜕变成了一幅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深刻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美”的深刻内涵。
此次主题劳动教育活动,以非遗剪纸为独特纽带,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熏样剪纸的基础技艺,更让大家在劳动实践中传承了非遗文化,领悟了劳动精神的真谛。艺术设计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探索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文化传承融合的创新路径,以更多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为载体,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