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记者调查:近半家长让孩子学龄前上补习班

     新闻晨报  2014-08-25

  前晚举行的第八届新解放教育讲坛上,解放日报和市民信箱对“零起点”问题调查了1780人,发现要在全社会真正实施“零起点”依然任重道远。调查发现47%的家长[微博]还是会让孩子在学龄前上补习班;70%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小学前教拼音。

  市教委副主任贾炜明确指出要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零起点”教学的提出,是针对当前学前儿童的“抢跑”问题,即过早、过多地进入学科知识学习的现象。“学习是一场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要一味的拘泥于看不见的分数。除非孩子在某方面特别有天赋,不然不要盲目跟风报班。”

  上海理工大学[微博]附属小学校长丁利民表示:学前“抢跑”的孩子并不比“零起点”的孩子有优势。在教育过程中她遇到过很多“抢跑”的孩子却产生了各种学习问题。例如“放空型”孩子就是在之前的“抢跑”学习过程中,因为感觉太难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以至于人在心不在,上小学后也习惯于在课堂上“放空”,最后成绩肯定是一塌糊涂;还有个上学前能认3000个字的孩子,虽然上学前已经超过了整个小学阶段2500个字的识字量,但到了高年级,他的综合能力和成绩却不比其他同学有优势。

  如何不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说:“现在家长都喜欢给孩子吃有机食品。有机食品就是没有污染、非反季节的,是自然生长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也应该是有机的过程。”“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实际是在“催熟”孩子。教育孩子,同样不应该“反季节”,不要太急,要强调“慢慢”两字。家长应允许孩子犯错,不可让孩子过早失去快乐、自由的童年。

  “家长应该和孩子共同成长,在生活中培养亲子关系,通过亲子阅读、锻炼、旅行,培养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零起点”并不代表零准备,在玩中学、在生活中学,可以呵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这才是在上小学前应该做的准备。”丁利民说道。

  徐汇区乌南幼儿园龚敏园长讲述了乌南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办法,给幼儿园和家长带来了启示—该园实施了“家长的衔接”、“课程的衔接”、“心理的衔接”。首先,针对家长的焦虑,乌南幼儿园向已经就读小学的学生家长发出邀约,请他们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谈谈幼小衔接究竟怎样做,让家长教育家长。其次,在五六月衔接的准备期,通过四个系列活动,树立孩子的任务意识、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等,帮助他们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最后,让即将上学的孩子参观小学、采访相关人员、与小学生一起上课、体验“课间十分钟”等多种活动形式,从心理上予以衔接。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