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科大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
2025-04-27 10:50
中国科学院大学
作者:

  近日,为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中国科学院大学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举办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师生们在深度参与中触摸知识产权保护的“脉搏”。

  4月25日晚上,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国科大党委宣传部、知识产权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承办的国科大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公益大讲堂暨法律主题知识竞赛在雁栖湖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作敏出席活动并作开幕讲话。

  肖作敏指出,国科大党委始终将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置于重要地位,连续多年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契机,打造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品牌活动。他表示,希望国科大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的重要论述,将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融入科研的关键环节,让“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内化为学术自觉。未来,国科大党委将继续推动保护知识产权等法治理念与科研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确保学校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都能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为科技强国建设持续贡献国科大智慧。

  现场,国科大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一德作主题报告。

  马一德在题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话语体系的理想与现实”的讲座中指出,理想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话语体系,应牢牢建立在中国大地上、时代背景下、本土实践中。反观现实,中国知识产权话语体系仍与“中国”“时代”“实践”有距离。为此,他建议:要从中国的社会实践中找到自我、从世界的共同价值中超越自我,而这过程,需要具备中国意识、概念意识、方法意识。

  随后的法律知识竞赛中,来自11个院系、培养单位和部门的10支队伍展开激烈角逐。这场较量让法律条文走出纸面,在竞技中点燃了师生对知识产权学习的热忱。

  在此之前,宣传周的系列活动已在校园内外吹动阵阵春风。

法治宣传进校园

  4月21日,国科大关工委、国科大知识产权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知识产权学院”)与石景山区教育关工委联合举办“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国科大人文学院教授李大光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为主题作讲座。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生演绎话剧《代码创作 版权之争》,探讨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版权问题。

  4月23日、25日,知识产权学院学生志愿者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雁栖湖校区二食堂门口向师生开展普法宣传,并介绍知识产权宣传周相关活动。师生们驻足阅读、拍照打卡,通过校园普法活动,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让法治精神与青春灵魂产生共鸣。

以案释法,近距离感受法庭现场

  4月22日,国科大图书馆以及知识产权学院组织法庭观摩活动,带领师生们走进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旁听一起民事纠纷案件的庭审。从法庭调查到法庭辩论,师生们零距离接触司法实践,直观感受法律纠纷的复杂性与法律适用的严谨性。

“谷雨·知识产权”公益大讲堂开讲

  知识产权宣传周的首场专题讲座,由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闫文军于4月21日晚在雁栖湖校区开讲。他回应了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以“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的六大挑战”为题,从知识产权主体、著作权以及专利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并结合各国案例和中国的司法实践进行对比,针对人工智能引发的知识产权之问,给同学们提供方案参考。

  4月23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顺德开展了“对‘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的随想”的主题讲座,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产业以及知识产权与音乐三大方面分享了其对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的所思所想。李顺德强调了知识产权与音乐的关系、版权制度对于音乐产业的保护与促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知识产权的节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