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北京大学段慧玲院士、朱松纯教授分别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25-04-29 13:58
北京大学
作者: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此次大会,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他们是亿万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北京共有77人接受表彰,北京大学两名教授榜上有名,工学部主任段慧玲院士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教授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段慧玲出席表彰大会


朱松纯出席表彰大会


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证书

  段慧玲事迹简介

  段慧玲坚持“四个面向”,在教学科研一线为国家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她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立足科技前沿攻坚克难,科研成果丰硕。她长期耕耘于界面力学和流固耦合力学领域,开拓创新、勇于攻关,建立了跨越“微-细-宏”观多尺度、涵盖“气-液-固”多相的界面力学新理论和新方法,在科技前沿和工程应用领域均取得重要的成果。

  她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引进和培育国家级人才,推动北京大学力学学科和工学学科发展。建立“周培源书院”拔尖人才培养和多元国际化教育体系,筹资完成北京大学工学大楼建设和工学部筹建,推动北京大学力学和工学跻身世界前列。

  她积极投身社会服务,推动社会进步,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和女科技工作者专委会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委员,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侨联常委,北京大学侨联主席,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固体力学委员,国际工学院院长理事会执委会委员,固体力学旗舰期刊JMPS编委等,带领工学院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周培源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1)、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1)、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德国洪堡研究奖、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排1)、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等荣誉,入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

  朱松纯事迹简介

  朱松纯教授是全球著名计算机视觉专家、统计与应用数学家、人工智能专家。2020年,朱松纯毅然放下海外优厚的待遇,举家归国,引领中国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范式突破。

  归国以来,朱松纯在教育、科技与人才建设领域开展系统性工作:在北京市政府、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支持下,创建世界级新型研发机构——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率先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实施有组织科研体系。他提出“为机器立心”的原创AGI哲学思想,开创“小数据、大任务”颠覆性技术路径,其团队研发的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通通”入选2024年中关村论坛十大科技成果,并被写入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北京大学,朱松纯推动成立智能学院,牵头组建跨媒体通用人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导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动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的深度融合,开拓新文科发展路径。他系统构建全新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创办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该实验班现已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标杆项目。

  在教育部支持下启动“通用人工智能协同攻关合作体人才培养计划”,联合15所顶尖高校建立规模化人工智能顶尖博士生培养机制,迄今已培养200余名兼具科技素养与人文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在学术领域,朱松纯荣膺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最高荣誉马尔奖,在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400余篇,编写计算机视觉、统计及其学习与推理、认知科学等领域的多部学术著作。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其事迹纳入主展览“共和国脊梁”之“爱国奉献,忠心报国”专题展区,彰显其学术贡献与社会价值。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北京大学 2025-04-23 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