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的广阔天地中,长沙汽车工业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素养为基、以技能为要,通过独具特色的育人实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兼具军人作风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以“军魂铸形、匠心律动、社会赋能”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化、层次化、社会化的育人机制,立德树人,为学生铺就了一条向阳而生、“琢”梦成长的成才之路。
一、以军魂塑型:淬炼纪律与担当
走进长沙汽车工业学校,校园中处处充满着军营的氛围。道路两侧“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技能精良、素质超群”的标语,实训楼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尽责、特别能创造、特别能战斗”的“五个特别”精神,以及教学楼前矗立的“琢”文化石,无声地诉说着学校对学生品行与气质的塑造追求。
学校高度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为学生奠定成才的基石。每年新生入学,学校组织开展全员参与的军训活动,教师与学生同操同练,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短短数日,学生们在外在形象、纪律观念、团队意识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为后续教育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管理中,学校坚持“养成教育”不放松,通过内务“三个一”标准(即床单成一面、被子成一块、物品成一线),每日60分钟的站姿、坐姿、走姿训练和每月一次的军训会操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校建立了一套名为“素质考核三级达标”的科学评价体系,从纪律、文明、志愿服务、职业素养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实施“每周一汇总、每月一小评、每期一大评、每年一总评”的动态评价机制,引导学生从合格走向优秀。如此,长年累月的坚持,使学生逐渐具备了“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军人气质以及令行禁止、团结协作、英勇顽强的优良作风
学校还组建了文明监督岗、青年护学岗、学生会、团委会等多支学生自治队伍,形成了严密的管理网络。2023年,学校作为全国唯一受邀中职学校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学生飒爽的英姿和严谨的作风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充分展现了军事化管理的育人成效。
二、以匠心固本:强化理论与技能
作为一所以交通运输类和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的中职学校,长沙汽车工业学校始终将技能培养与精神塑造紧密结合,通过差异化培养、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多元成长通道。
学校实施分类培养模式,根据学生学业基础与发展意愿,分别设立对口高考班、单招升学班、技能精英班,实现因材施教。学校提倡阳光教育、健康课堂,并将其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使学生变得更自信、更阳光,使教师更具获得感和成就感。同时,学校建立动态流通机制,每期组织技能和文化测试,由班主任科学分析数据并给出建议,学校提供流通通道,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班型。不仅有很多学生主动从对口班流通到了技能班,也有少数学子从技能班转入对口班,今年就有从技能班转入对口班且最终升入湖南农业大学的钟盛祥等典型代表。
在课程与资源建设方面,学校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开展深度合作。近三年来,共同开发了12门中高职衔接课程,共建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学校副校长姚博瀚主持的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已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为全省中职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学校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项目,与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五年制大专生联合培养,每年有近百人通过该途径进入高职院校深造,为学生学历提升和技能精进提供便利通道。
校企合作是学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学校与湖南晓光汽车模具公司、雨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共建晓光工匠学院、长沙汽车产业学院,与上汽通用开展了ASEP项目……开展师员互聘、学生共育、项目共研等深度合作。企业选派了包括省级技术能手、高级工程师在内的15名企业导师来校开展教学,将最新工艺与案例带入课堂。也有姚博瀚、肖良师等10余名教师在合作企业兼职,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改造、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问题。学校师生与湖南梓唯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汽车机油快换装置”,申报了发明专利并成为企业的主打产品,学校也依此荣获全国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特别是2022年,李洁婷老师带领的教学团队荣获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肖良师老师主持的教学成果获全国二等奖。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实效。
三、以社会笃行:绽放青春与梦想
学校始终坚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成长离不开实践。通过调动各类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了丰富多彩的实践平台,帮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明确方向、磨砺自我。
学校注重思想引领与典型示范,从校长开学第一课到党委书记讲党课,再到各类学生集会,学校以思想引领、以典型立样,让学生对专业前景、发展规划有更清晰的认识。学校定期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作报告,包括湖南省劳动模范刘志军、全军优秀士官蔡银波、湘潭大学研究生孙明骥等杰出代表,通过现身说法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与社会责任感。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走进军营、企业、敬老院、社区、纪念场馆等场所,开展见习参观、志愿服务、文化体验等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见习参观达2000余人次,到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超1000人次。
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近三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20人次、省级奖励48人次;在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中,学生表现同样突出,获国家级奖励12人次,省级奖项25人次。
高素质的学生成为了市场的“抢手货”。他们在不同的方向选择了合适的道路,受到各方好评。学校今年的毕业生,有300多人进名企就业,近50人选择参军报国,30多人选择创业,其余学生均通过升学考试进入理想大学。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涌现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校长胡冬生、湖南省职教名师姚博瀚等先进典型。申报成功1个国家创新团队、6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建成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10门。教师参赛获奖更是捷报频传。
学校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湖南省楚怡职教双优校”、“湖南省黄炎培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还主持制订了老挝国家汽修专业标准,助力国家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为职教出海贡献了长沙汽车工业学校的智慧与力量。
在“军魂铸形、匠心律动、社会赋能”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下,长沙汽车工业学校不仅培养了有军魂、具匠心的学生,更是点燃了他们的梦想与希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育人改革,拓展合作资源,为更多学子铺就阳光大道,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姚博瀚、肖良师、姚景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