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批准由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牵头申报的“低空智能飞行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该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聚焦低空技术的部级工程研究中心,标志着区域低空经济创新平台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与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工程技术研发、推动成果转化、促进学科发展、集聚高端人才、深化国际合作。
本中心由中山大学牵头,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六所高校共同建设。依托各单位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先进材料、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优势,中心将聚焦eVTOL飞行器“设计—验证—试飞”全技术链条,重点攻关以下五大方向:1)方向一:气动布局智能设计与优化技术;2)方向二:智能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及验证;3)方向三:新能源动力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4)方向四:多源信息融合与智能飞行控制技术;5)方向五:集成测试与适航审定技术。

图1 低空智能飞行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

图2 低空智能飞行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总体建设目标
通过系统研究,中心致力于构建“从概念设计到原理样机研制”的全流程技术体系,打造智能化、工程化、综合性的低空飞行系统技术创新平台。

图3 低空智能飞行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支撑产业发展,实现产学研融合
未来,中心将紧密对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关键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以打造国际先进的低空智能飞行系统研究高地为愿景,推动新构型eVTOL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产业化应用,助力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在此基础上,中心将构建多维支撑体系,推进立体化人才培养,深化产学研协同,为服务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大智慧”与“湾区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